《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
让学生通过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通过学生多读、多说、小组思考和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加深对新授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的算式,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2、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与加减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体验数学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以及内容发展、变化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例题是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教学一道和一道乘除(除在前)混合的式题。例题通过连线以及呈现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启发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试一试”是连除和乘除(乘在前)混合的两步计算。教材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有关运算顺序的认识。
“想想做做”围绕掌握运算这个重点组织练习。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想想做做”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巩固,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加减混合、连加、连减两步计算的题目,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计算和乘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一步计算乘、除法迁移到连乘连除,即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按从左到右顺序乘或除。
教学重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从左网友依次计算。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板贴、彩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森林数学大赛快要开始啦。小松鼠特别想取得好成绩!喊我们9班的小朋友帮他一起准备,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
小松鼠喊大家一起来比赛呢?看看谁的反应快。
2×3= 6×4= 36÷4= 9×3= 48÷6= 8÷2= 8×3= 24÷6=
哎呀,我们9班的速度真快啊!
小松鼠不服气,它说我们再来比一场,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2+3+4= 36-4+3= 30+9-6= 27-7-10=
今天9班的计算速度可真快啊!掌声鼓励一下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我们观察一下,这几道算式,分别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我们在计算这类问题时是怎么计算的呢?(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难怪小朋友们计算的比小松鼠要快啊。
(设计意图:用森林数学大赛的情景进行新课引入,回顾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孩子回忆起在运算过程中的计算顺序,为后面的新授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引入
师:可是小松鼠现在有难题了,心想这道题目该怎么做呢?你们能帮帮它吗?
那现在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先来读一读这道算式。
生:2乘3再乘4
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
生:先算2乘3等于6再算6乘4等于24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
(设计意图:找几个孩子重复的读算式、说算式,让孩子会读、会算,加强孩子对运算过程的记忆理解。)
师:看来小朋友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我们先算2乘3等于6再算什么呢?
生:6乘4等于24。
师:我们要用第一步的得数去乘4,那就是6乘4等于24.那我们一起来再说说怎么计算的。
生:先算2乘3等于6,再用6去乘4等于24.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我们刚刚是按照什么样的计算顺序来计算的吗?
生:从左往右
师:对的。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像这样的连乘算数的题目我们是可以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序计算的。好的,我们看一下。
(设计意图:孩子明白掌握了算式的运算过程,之后再理清运算过程中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可是这道题目小松鼠又不会了,你能帮帮它吗?请你来读一读这道算数。
生:36除以4再乘3
师:很棒!那你能够计算这道问题吗?
生讨论
师:我们要先算36除以4等于9,然后再用第一步算出来的得数9去乘3然后等于27。我们再一起把这道算式计算过程再说一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36除以4等于9,再算9乘3等于27.
师:那我们刚刚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是怎样计算的呢?运算顺序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从左往右
师: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那这两道题目跟我们之前所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符号不同,运算顺序相同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算式它是连乘,第二个是有乘法也有除法是乘除混合算式,那他们在计算顺序上面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小松鼠说这下子它懂了。
(设计意图:根据之前的两道算式,让孩子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独立计算之后的两道算式,在运算过程中加深对运算规律的理解,并且和之前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作比较。)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西经,那这次的森林数学大赛也不简单,这不,小松鼠又遇到了两个难题,小朋友们你们还能再帮帮我吗?你们会算吗?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一看谁的表达最完整。哪位小朋友来帮帮小松鼠。
生:48除以6等于8,再用8去除以2等于4
师:我们的这道算式都是什么符号,都出现了除号,连续的两个除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连除。这道算式有乘法有除法,我们可以看做乘除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我们观察一下,刚刚小松鼠请我们帮忙解决的四道算式,他们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讨论
师:同学说的都很棒,总结:不管是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算式我们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在让孩子发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眼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老师最后在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并及时点评。)
小松鼠说谢谢你们!他邀请你们去参加森林数学大赛呢,你们想去参加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关,比比谁算得快,你会算吗?打开数学书85页,请大家迅速完成口算。好,我们来汇报一下,第一题往后。。。你们做的对吗?做对的同学举手,太棒了!葛老师送你们一个大拇指。那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一组的三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前面两道算式是第三道算式的计算过程)
师:上面的两道算式是第三道算式的分步计算。第一关过!第二关准备好了吗?看看谁是神算手。完成数学书85页第二题。我们在计算这类题目时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第三关,又增加难度喽。你看到什么了?红旗!我们就一起男女分组夺红旗,朱老师做裁判,男生一队回答左边的,女生一队回答右边的,看看谁先拔旗成功。朱老师请两个人分别作为男生和女生的代表,我以男生和女生谁先坐端正就让谁先回答问题,答对我们就请该组代表往上走一格。答错我们就不往上移。你们有信心吗?男生和女生都很棒,我们再把掌声送给自己。
游戏设置环节,男生女生进行分组竞赛。
(设计意图:通过想想做做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过程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加快运算速度,提高正确率。游戏的设置,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小松鼠也说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太棒了。小动物都在为你们鼓掌呢。
师:那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布置作业:
数学补充习题第47页。
板书设计: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连乘: 连除: 乘除混合:
2×3×4=24 48÷6÷2=4 36÷4×3=27
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是在学习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学习试图让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力求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1、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引出相关内容。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连加、加减、连减、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这样的练习学生是熟悉的,学生也能很快地完成。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体会运算顺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读法和运算顺序与加减法差不多,所以复习时安排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读法、计算方法有助于学习新知。课始我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在比较中感受连乘、连除与乘除的运算顺序。
在学生发现连乘、连除与乘除这些算式的不同点后,又追问:你发现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也许学生没有领会我这一问题的意思,学生的回答都没有回答到位,于是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些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经这么一点拔,立即明白也能体会到它们的运算顺序的相同点——从左往右进行运算。
呈现几道算式过程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注意一个细节,3×2的连接线上没有箭头,36÷4的连接线上有一个箭头。我让学生说一说原因,学生表现很积极,我肯定了广益的回答:因为乘法中乘数交换位置积不会变,除法中却只能用被除数去除以除数,不能把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交换。放手让学生自由发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
3、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去完成第4题。
对于第4题,我们选择男女生竞赛式游戏,利用夺红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今天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有前面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对运算顺序基本掌握,在做这类题的速度上,口诀能灵活应用的比较快,慢的都是在那里想口诀。所以我要坚持让学生每天多背背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