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中国十大元勋之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44年,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就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本文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回忆性散文)
溺(
)
佃
(
)农
劳碌(
)
私塾(
)
周济(
)
仁慈(
)
慰勉(
)
任劳任怨(
)
差役(
)
衙(
)门
为富不仁(
)
妯娌(
)
不辍(
)
迁徙(
)
nì
diàn
lù
shú
zhōu
jì
rén
cí
wèi
miǎn
rèn
láo
rèn
yuàn
chāi
yì
wéi
fù
bù
rén
检查字音
yá
zhóu
l?
chuò
x?
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讲述了母亲的故事。
时间顺序
根据这些时间点,请一组同学分条叙述在这些时间点上,写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从这些事的哪些细节可见母亲的什么特点。
时
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美德
作者小时候
(2-7节)
时
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美德
作者小时候(2-7)
1895-1900前后(8)
1905年(9)
1908年(10)
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有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织布,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吸烟喝酒等事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聪明能干、宽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天灾
没有灰心、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时
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美德
1919年(10-11)
1924-1927年(12)
1937年(12)
1944年(12.13)
离开家乡
勤劳一生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期望革命成功
86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精读赏析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这样”二字概括了上文母亲在天不亮的时候就起身开始劳作,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甚至还要做挑水挑粪的活计;“整日”则写出母亲从早到晚一直非常辛苦操劳,忙碌是母亲的常态,表现出母亲的勤劳持家。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本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平静地用地主富人看不上眼的饭食与一家人却吃的有滋味进行对比,生动地体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精读赏析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精读赏析
4.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生活中,人们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与母亲分隔两地不能相聚的感受表达得十分贴切,且句式工整,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回环之美。
精读赏析
5.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以“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的事实,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使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感人至深。
精读赏析
6.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者将这件事不经意的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精读赏析
回忆录一般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回忆录
(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4)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