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
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
(2)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溶液
( )
(3)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 )
(4)水和酒精等都可用作溶剂
( )
(5)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
(6)有时需要把反应物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 )
[核心知识]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若没有指明,一般指水)。
[易错点拨]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水、乙醇等纯净物虽然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都不是溶液。
(
应考能力提升练
)
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与溶剂不会分离
2.[2020·临沂]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3.[2020·重庆A]
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 )
A.碳酸钙
B.高锰酸钾
C.植物油
D.氯化钠
4.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硫酸铜固体
B.食盐
C.食用油
D.豆浆
5.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B.碘易溶于水
C.糖水中各部分密度相同
D.乙醇能与水互溶
6.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7.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蔗糖溶液
B.生理盐水
C.碘的酒精溶液
D.稀盐酸
8.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
图9-1-1
9.[2020·上海改编]
若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图9-1-2中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图9-1-2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0.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11.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碘酒:溶质 ,溶剂 。?
(2)硫酸铜溶液:溶质 ,溶剂 。?
(3)石灰水:溶质 ,溶剂 。?
(4)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溶质 ,溶剂 。?
(5)铁与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6)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12.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9-1-3
所示的现象。请填空:
图9-1-3
(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
(3)将形成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 (填“会”或“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1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14.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Ⅰ.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
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
Ⅱ.……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 。?
(2)在操作步骤Ⅰ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
。?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Ⅱ。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
初高衔接拓展练
)
15.小明去医院输液时不小心碰到了护士用的棉球,白衬衣上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污渍。为了探究清洗白衬衣上的污渍的最好方法,他和他的同学用白色布条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汽油洗,③用酒精洗,④用肥皂水洗,⑤用米汤洗。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污渍是 。?
(2)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变量?(写三点)
、?
、?
。?
(3)小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以上实验,结果实验④⑤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几乎完全褪去,实验②中白色布条上略显颜色,实验③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略微变浅,实验①中白色布条上的污渍几乎不变。你得出的结论是?
。?
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
[核心·易错]
(1)× (2)× (3)× (4)√ (5)√ (6)√
[应考能力提升练]
1.D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会发生改变。
2.B [解析]
白酒、医用酒精中都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质,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且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三种物质都属于溶液;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3.B [解析]
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可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4.B [解析]
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无色透明溶液;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豆浆与水混合无法形成溶液。
5.B
6.D [解析]
有的物质不溶于水,如铁;溶质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由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都是混合物。
7.C [解析]
碘的酒精溶液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8.B [解析]
碘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棕色的溶液。
9.C [解析]
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可选用甲与丙两个实验作为对照。
10.D [解析]
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能更充分地接触,发生反应的机会较多,反应速率更快。
11.(1)碘 酒精 (2)硫酸铜 水
(3)氢氧化钙 水 (4)酒精 水
(5)硫酸亚铁 水 (6)白磷 二硫化碳
结合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或铁过量时,溶质是硫酸亚铁;如果硫酸过量,则溶液中还有硫酸。
12.(1)玻璃杯中的蔗糖块消失了,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
(2)分子间有间隔 (3)不会
[解析]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小。(3)溶液具有稳定性,将形成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13.(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情况
[解析]
(1)实验①②是将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汽油中,在水中的现象是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在汽油中的现象是固体几乎不溶解,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实验②③是分别将高锰酸钾、碘放入等体积的汽油中,高锰酸钾在汽油中几乎不溶解,碘在汽油中溶解,形成棕色溶液,说明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4.(1)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分层
(2)将试管倾斜,用胶头滴管沿试管内壁(不要接触)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因振荡而直接混合
(3)振荡试管,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发现液体全部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解析]
(1)水中滴入红墨水振荡后,液体呈红色,而乙醇是无色的液体,在水中滴入红墨水是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分层。(2)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加入乙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因振荡而直接混合。(3)要想证明乙醇能溶于水,需要振荡,静置,其现象是液体全部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初高衔接拓展练]
15.(1)碘单质
(2)所用白色布条的材质 污渍面积的大小 清洗污渍的液体用量(或周围温度或观察的时间等)
(3)小明的白衬衣用肥皂水或用米汤洗效果都很好
对比实验一定要控制变量。本题中要控制的变量主要有布料的材质、污渍面积的大小、清洗剂的用量、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