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怀戚
散
步
思
—— 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的妙处,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思”中1—6题。(时间:30分钟)
要求:独立、认真、快速自学教材,并做好笔记,完成相关思考题。注意将自己有疑难或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议
—— 交流分享
质疑思学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先交流讨论导学案中及老师推送的问题,再自由分享自学中的收获或者发现的问题。
交流分享,质疑思学
展
——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qí
áo
xìn
shà
chāi
wěi qu
lín lín
dé
信 服
委 屈
分 歧
霎 时
拆 散
水 波 粼 粼
各 得 其 所
熬 过
蹲 下
dūn
字词过关
词语集注
相信并佩服。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样的地方。
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顾全两个方面
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一会儿;短时间
形容水、石等明净
粼粼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各得其所
内容概括
散步的时间?
01
02
散步的地点?
03
散步的人?
04
散步的起因
05
散步的经过
06
散步的
结果
初春
南方的田野上
“我”母亲
儿子
妻子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理清事件六要素
“我”劝母亲散步
内容概括
理清全文思路
1
2
3
4
5
6
全家一起散步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内容概括
理解人物形象
性格温顺,善良、无私、关爱家人。
能正确决策,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有责任心。
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是一位贤妻。
母亲:
“我”:
妻子: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关于母亲、我、妻子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大词小用
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大词小用,你能找出几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②把“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说成“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透露出《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赏析词语
“总算”一词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企盼,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暗含对春天到来的欣慰之情。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01
02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这个词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学法指导:结合语境及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精读深思
本文有多处对称句,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①有的浓,有的淡。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⑤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学法指导:纵观全文,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在文中圈画
问题探讨
①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何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的理由。
课文题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点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想象、回味、思考空间。
问题探讨
②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法指导:联系文章主旨来分析,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年人的责任。)
“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 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自己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合作探究
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他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感和幸福心情。
《散步》以小见大、大词小用、运用对称句,结合景物描写,传达出舒缓从容、明朗温馨的感情基调,连缀起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多个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也要善于观察生活,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叙事。
小结
《散步》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本文从一件小事入手,表达了深刻的内涵。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给读者留出了想象空间,同时也充分地表达了主题思想。日常生活中,你可曾见过一些小事蕴藏着哲理和内涵。试着写一段文字,从生活中的“小”发掘出“大”。
延读感悟
例:“爸爸”,这茶真的不错。”“你能品尝出来就好。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慢慢地学会尝苦,才能感受到甜。‘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感觉就是品茶的短暂瞬间留下来的痕迹,古朴的凝重成了岁月的积淀,正如茶叶的涩味停留在喉口没有散开。
正如爸爸所说的人生如茶。人的一生就是由许多困难挫折和平安幸福铺就的。如果我们囫囵吞枣地看待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只会看到人生中的不幸与灾难,而把一些幸福快乐的事忽略了。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品,慢慢地赏,也许不幸的背后就有幸福的嫩芽。
评
—— 精讲梳理
整合归纳
1、内容概括
2、艺术特色
3、掌握赏析词语的方法
《散步》这篇叙事散文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结合上下文,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散步》以小见大、大词小用、运用对称句,结合景物描写,传达出舒缓从容、明朗温馨的感情基调,连缀起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多个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检
—— 检测反馈
督导落实
(一)教师抽查(二)学生反思 请回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在已经达成的目标题号后打“√”,完成学后反思,如还有疑问下课请教老师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