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学习知道发出声音是由物体的哪部分振动产生。
3、通过学习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
二、探究新知:
1、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其三分之二伸出桌边,剩余部分紧压在
桌边上用手拨动伸出端,能听到
,尺子处于
状态;子
停止振动
,
也停止。
2、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用手摸着喉头部分,然后
说一说朗读时摸喉头有
感觉。认识人发声时,声带在
。
3、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小
球与正在发声的音叉相接触时,小球会不停地?????????
;如果此时将正在发
声的音叉按住,声音就会?????????????
。前一现象表明,发声的音叉正在?????????????
,
后一现象表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就会??????????????
.
结论:声音是由
产生的,
停止,发声停止。
4、声源:
。
三、课堂巩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振动停止。
2.人发出声音靠
的振动,管乐器发声靠
的振动,弦
乐器发声靠
的振动,口琴发声靠
的振动。向暖瓶内灌水时听
见的声音靠
的振动。
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风在吼靠
的振动发声,马
在叫靠
的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靠
的振动发声。
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
,正在发声的小铃裆,当用手把它握紧时
,就听不到它的声音了,这是因为它_________
。
5.注意观察正在工作的音响的喇叭,发现它的纸盆在前后__________,我们
就听到了音乐声音,这说明
__________
。
6.下面声音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火车的汽笛声
;(2)小提琴奏出的声音
?
(3)苍蝇的“嗡嗡”声
;(4)口琴声
7.下列现象不属于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是(???
)
A.吹笛子发声
B.敲钟发声
C.向暖瓶内灌水时听见音调逐渐升高的响声
D.耳朵紧靠保暖瓶口时可听见瓶内发出的“嗡嗡”声
8.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
_
发生__
.
9.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
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四、课后提升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
;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
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
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常常简
称为发声体。
2.如图2-1,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或泡沫塑料的颗粒,
还会看到它们在鼓面上跳动;如图2—2,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
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跳动。这些现象说明
。
其实不光是这些现象,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一切
物体都在振动。
(
图
2-1
图
2-2
)
3.如图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
而发出的
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质是
(
图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