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题课件 (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 习题课件 (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8 15:32:37

文档简介

(共5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
、快乐审题。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A)
A.写事
写人
C.写景
2.本次习作要表达的情感是(A
A.高兴
难过
C.生气
3.请在可以作为本次习作题目的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1)这件事教育了我()
(2)那次玩得真高兴(√)
(3)难忘的一堂课()
(4)谢谢你,同学()
、轻松构思。
要把习作写好,必须抓住“玩”和“高兴”两个关键词来写
2.下面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习作素材呢?请在后面括号里打“√”
(1)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听得很高兴。
(2)我们全家一起去公园玩,很开心。
(3)我和同学在课间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
(4)爸爸带我去打篮球。
、技巧点拔。
判断下列关于本次习作写法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要写出当时是在哪儿玩的,和谁一起玩的,玩的是什么,是什么玩法,哪个环节最开心,要把玩
的过程按顺序写下来。
2.写一写人物在玩时的表情、动作、心里的想法等,可以使习作更生动具体。
3.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把它写下来。
(
4.要注意作文格式,每段开头空两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例文引路。
那次玩得真高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玩跳房子
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然后身轻如燕地跳过了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返回时,
跳到第二个方块了,我先稳住身子,慢慢地弯下腰捡起沙包,再跳回起点。这样跳了几个来回,
我累了,结果没有瞄准,扔岀了方块,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我“悲喜交集”,高兴的是我可以休
息一会儿;不高兴的是,只要妈妈一上,我胜利的机会几乎就没了。谁知这一轮,妈妈竟然没
扔进。
轮到我了,我站在起点,静下心来,瞄准方块,一扔,进了。我又开始跳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发生在咋天一样。这就是我玩得最开心的一次。(共9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26灰崔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或根据字词写拼音。
列宁(ming)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胸脯(
XIong
pu)深红的灰que(雀),每次来时都要给
它带面包渣(zha)
huo
zhe(或者)是g(谷粒)。
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交/校(学校)
粉(粉红)

郊(郊外)
扮(打扮)
惜(可惜)
城(城市)


猎(猎人)
诚(诚实)
三、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词语。
1.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弟弟仰望(抬着头向上看)着天上飞来的大雁。
3.妹妹一个人玩着过家家的游戏,嘴里还在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高大)的白桦树
(欢快)的灰雀
诚实)的男孩
婉转)地歌唱
(来回)地跳动
自言自语)地说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郊外的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缩句)
公园里有白桦树。
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在□”处加上标点符号)
列宁
3.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六、读句子,猜想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想:(A)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想:(C)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想:(B)
A.要是我说了灰雀是我捉走的,他肯定要批评我,我可不能告诉他是我捉走的。
B.他那么喜欢灰雀,我还是告诉他灰雀没死吧,我应该把灰雀放回来。
看样子是男孩捉走了灰雀,我要用我对灰雀的担心与惋惜打动他,让他把灰雀放回来。
七、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3)一天,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
(6)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
(1)列宁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的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
(4)列宁问小男孩,小男孩说没看见。
(2)列宁经常给它们带来食物。
(7)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5)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当然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
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
去了?”
(果然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
,男孩是诚实的。(共8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司马光
读拼音,写词语。
die
dao
deng
shan
跌|倒
放弃登出公
、选字组词。
[挺庭
众从
持诗
[同司
(挺)好
(众)多
坚(持)
(同)事
家(庭
(从)前
(诗)歌
(司)机
三、查字典填空。
“司”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4画。“si”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司马”
是个复姓,像这样的姓氏我还知道有东方、诸葛
四、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众皆弃去。(A)
A.全,都
B.一此
2.水迸,儿得活。(B
A.突然碎裂
B.涌出
3.光持石击瓮破之。(A)A.拿着
B.对抗
4.群儿戏于庭。(A)
A.庭院
B.厅堂
五、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组是(B)
A.群儿/戏于庭。
B.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
D.光/持石/击瓮/破之。
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是一样的,如“戏”就是“游戏”的意思。
B.“瓮”是一种口大肚小的容器,就是“缸”。
C.本文中有三个“儿”,意思都是指小孩。
D.司马光是宋代人,本文写的是他小时候的事。
七、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3)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4)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2)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eimσ)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
de
dei)活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的意思是: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砸破了,瓮里的水涌出来
了,小孩得救了。
3.当孩子落水后,其他的孩子的表现是:皆弃去(用原文填),司马光的表现是:持石击瓮
破之(用原文填),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孩子。
九、拓展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③意③所及③,有若④成人。时孙权曾致⑧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
下◎,咸⑦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
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注释】①智:智慧。②意:意识。③及:达到。④若:相比。⑤致:送到。⑥群下:手下群臣。
⑦咸:全,都。
1.文中太祖是曹操,巨象是孙权送给曹操的
2.这则文言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3.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的?用“”画出来。(共8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战斗(
doudou)
撒退(
ce
che)
危险(
XIan
xuan)
迅速(
XIn
xun)
感恩(anng)
大夫(
da
dai)
、选词填空。
陆续连续继续
1.早上,同学们(陆续)走进校园。
2.他停下来喝了口水,又(继续)讲起来。
3.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许多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地(连续)工作,他们是我
们心中的英雄。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猛烈
2.部长恳求白求恩同志离开阵地。
(请求
3.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连忙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镇静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分秒必争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成陈述句)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我是三年级的学生,不是四年级的学生。
五、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4)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5)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6)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2)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3)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篇课文讲述了在齐会战斗中,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
阵地,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持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2.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
A.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明白求恩大夫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打仗的阵地。
B.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
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
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
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
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画“”的句子说明什么?
白求恩大夫工作劳累、辛苦。
2.用“
画出表现环境危险的句子。
3.从“仍然”“镇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从
敏捷
词可以体会到白求恩大夫医术的高明。(共8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掌声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调动(
diao
dong)B.联欢(
nian
huan)C.讲述(
J
Iang
su)D.姿势(
zhi
si)
、读拼音,写词语。
gu
Zhang
shuang
tu
tou
xIang
鼓掌
双腿
轮流
投向
ao
huang
ban
摇晃|热烈勇气班级
选词填空。
注视扫视凝视
1.妈妈深情地(凝视)着熟睡的宝宝。
2.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3.老师走进了教室,(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然后开始讲课。
选一选,填一填,体会人物的心情。
A.忧郁B.自卑C.开朗自信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B)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A)
3.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C)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刚调来的老师想鼓励英子,所以故意让英子上台讲故事。
(
2.“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是个比喻句。
(
3.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
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2.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修改病句)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
3.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用加点的词语写
句子)
因为害怕迟到,他每天的闹钟都是定得早早的。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
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
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
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犹豫)
急匆匆—(慢吞吞)
冷清—(热烈)(共8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单元阅读要素专训
语文要素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阅读指导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试着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岀来,掌握默读的基本方法。
(一)第一朵杏花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岀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
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
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
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
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
zhengzheng)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
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
XIng
xig)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
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
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
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
化的规律。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吹皱吹醒吹青吹鼓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突然)
赶忙—(急忙)
精确——(准确)
4.默读短文,思考:竺爷爷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出来。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
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
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
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
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
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
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共5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语文园地(
、认一认,连一连,填一填。
zha
du
deng
glao
hot



我发现这些字都是(目)字旁,都和(眼睛)有关,我能用其中的一个字写一个四字词语
目瞪口呆
、按要求分类。
刀叉火龙果鸡翅牙刷速冻饺子碗筷菜板充电器沐浴露衣架勺子面包
食品:火龙果鸡翅速冻饺子面包
日常用品:牙刷充电器沐浴露衣架
厨房用品:刀叉碗筷菜板勺子
三、选词填空。
连续陆续继续
课间操之后,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不一会儿,万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
进教室,微笑着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连续
读三遍,然后停下来。”
四、补充名言,并填空。
爱人若爱其身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不迁怒,不贰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妈妈总是教育我:“不迁怒,不贰过’,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和愤怒发泄到
别人身上,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爱人若爱其身”,那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我们也会
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五、关于默读,同学们有话说。你认为谁说得对呢?请在括号里打“√”。
1.默读的时候,尽量用手指着不出声地读,这样不容易漏读
2.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3.默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先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4.默读时,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把没读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
者请教别人。
5.默读时,应该一目十行,不要在意句子的意思,这样阅读速度更快。(共4张PPT)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口语交际:请教
交际内容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别人请教。
交际指导
1.请教别人,一定要有礼貌。首先要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再讲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管别人能否帮
你解决问题,都要表示感谢。
2.请教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不要影响到别人。
3.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不要重复啰嗦,让人无法听懂。
4.别人解答时要耐心倾听,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交际例文
1.王鹏:李丽同学,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啊,我这人是个马大哈,做事经常丢三落四,上
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这种坏习惯真让我心烦,你做事总是那么有条理,
从来没见过你手忙脚乱地找东西。你是怎么做到的,能告诉我吗?
李丽:我以前也跟你一样丢三落四,后来,妈妈给我买来各种卡通形状的便利贴,让我把各种要做的
事、要带的物品写在上面,贴在床头,出门时看一遍,确认没落下什么,然后撕下来。我一直坚持
到现在,再也没有忘这忘那了
王鹏:你的方法真好。谢谢你!我打算照你说的方法去做。
2.杨帆:张东,你现在有事吗?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张东:我要把作业给老师送过去。等会儿行吗?
杨帆:嗯,好的
张东:什么事啊?
杨帆:是这样的。邻居小辉总喜欢找我借东西,又总忘记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
在都还没还给我。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又担心他一直不还。张东,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东:我觉得这种事好解决,以后小辉再找你借东西,你明确地跟他约好归还的时间。如果到了归
还的时间,他没及时还,你就大大方方地去找他要。这个足球你也应该去要回来
杨帆:这样好吗?别人不会说我小气吧!
张东:怎么不好?是他失信在前。你又没做错什么。要回自己的东西,还有错吗?
杨帆:你这样一说,我就有勇气去做了。谢谢你!你帮了我一个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