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1数码图形图像的获取和处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1数码图形图像的获取和处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08 12: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走进神奇的数码世界
---数码图形图像的获取和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二章第一节,授课计划是1课时。
先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几种获取图像素材的常用方法,如:从网络上获取、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利用扫描仪获取、用截取屏幕软件获取等。接下来介绍图像的管理和浏览、Photoshop入门。最后,了解常见的图像格式等知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完成绘图工具、“图像处理”等知识模块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对获取图像比较感兴趣,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体现螺旋上升的教材编写理念,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操作、交流讨论,教师适当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网络查找、获取所需的图像,了解数码相机、扫描仪采集图像的方法,学会从计算机屏幕截取图像。
(2)初步了解Photoshop的启动、工作界面、基本操作。
(3)了解几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和处理所需图像。
(2)通过相互探讨、研究、协作来解决常见问题,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
(2)_??????????????????_像处理的运用范围有正确的认识,宣扬文明,合理合法,远离恶意、违法的修改行为,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获取图像的基本方法。
(2)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
用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法、图像分辨率的设置及文件类型。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操作示范、拓展评价。
教学准备
1、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室)、扫描仪、数码相机、手机等。
2、软件环境:红蜘蛛教学软件、Microsoft剪辑管理器、ACDSee、Photoshop。
3、教学资源:相关图像素材、文件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3分钟) 1、情境体验,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利用“红蜘蛛教学软件”展示图形图像范例,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平面设计作品,通过问题导学,体验其巧妙的构思,并由此引入新课的教学。 欣赏作品,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通过典型作品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巡视辅导,操作示范。 (10分钟) 2、数码图形图像的获取方法
任务驱动一: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数码图形图像?
①自主学习:从网络上获取(搜索——下载)
②自主学习:用数码相机或手机获取(拍照)
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教师进行指导(以鼓励为主)。
③用截屏软件获取(截屏)(利用键盘“print screen”键截取;利用浏览器自带工具)
教师巡视辅导,对个别独立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提醒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图像时要注意版权问题,学会鉴别图像信息的真伪性、时效性。
④演示操作:利用扫描仪获取(扫描)
教师简述,进行指导。
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阅读课文内容、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活动
认真观察老师、同学的演示操作。
通过学生的操作,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交流、讨论
(2)组织同学交流、讨论获取图像素材的常用方法,师生一起归纳、整理。 交流、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
知识讲解,
操作演示,
归纳铺垫。
(3分钟)
任务驱动二:
3、图像的管理和浏览
(1)图像的管理:我们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资源管理器”程序来进行图像的管理。
(2)图像的浏览:浏览图像的工具很多。如,ACDSee,Google,美图看看,等等。
聆听教师讲解,观察老师演示,了解操作方法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10分钟)
任务驱动三:
4、Photoshop介绍
在画图程序中,我们可以制作自己的作品。那么还有其他软件可用于获取和处理图像吗?
(1)启动Photoshop
(2)认识Photoshop的工作界面
(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①新建图像
设置新文件的名称、图像大小、分辨率、颜色模式、文件背景等。
②打开图像
查看一下在Photoshop中可以打开哪些类型的文件?
归纳: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BMP格式、GIF格式、JPEG格式、TIFF格式、PSD格式等)。
③保存图像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通过“帮助”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察老师演示,了解操作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在操作中获取新知识。
当堂检测,
交流展示。
(10分钟) 任务驱动四:
1、从网络上搜索并下载3种不同格式的图片,保存到E:/(你自己的文件夹)/“下载图片”文件夹
2、在Photoshop中打开下载的图片,给图片加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并保存。
3、利用手机、相机等设备获取自己生活中的图形图像(3-5张),为以后学习“数码图形图像的处理”做材料准备。
利用“红蜘蛛教学软件”展示学生操作的图形图像作品。
在网络上搜索图片,在Photoshop中打开它,给图片加上文字说明,并保存图片。
掌握必要的操作知识,为以后处理图像作准备。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抢答、评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以几幅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图像为例,_é??è??????????????_的图像获取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合适获取和处理所需图像的方式方法。接下来,探究常用的获取图像素材的几种方法,如:从网络上获取、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利用扫描仪获取、用截取屏幕软件获取等。然后,介绍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学生对Photoshop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用软件处理图像有了很大的兴趣。
学生在互联网和_????????????è§???°_很多经过计算机处理过的图片,他们知道这些图片是经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过的,但却不知道是怎么样处理的,也对处理过程很好奇。这也正是本课吸引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地方。
课堂上,教学重点突出。教师围绕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小组合作,教师主导。以任务驱动、操作演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策略运用自如。
教师基本功扎实,信息技术娴熟。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过程;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与点拨。教学过程生成的动态资源从形式到内容丰富、综合、新颖,有创造。正确理解学科内容所反映的信息技术学科价值和技术思想,并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科概念、原理和技术,教学过程中无科学性错误、知识性纰漏和常识性差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