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浙教版四年级上2.14认识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浙教版四年级上2.14认识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8 17: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57页~5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陪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重点难点:
1、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导,组织探究。
学法:体验感悟,知识迁移,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教师:圆锥,圆柱,球,带圆形的三角尺等物品,圆形纸板(2个),记号笔,卷尺。
学生:含有圆形的物品,圆规,三角板,直尺,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形分类:
师:同学们,你见过哪些图形?看谁说的多?
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
初步认识圆:
1、你在哪里见过圆?看看谁说的多。生答: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圆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说也说不完呢。
2、画圆的方法: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做圆,你能给大家展示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制作的?
师:同学们大多选用的是圆规做圆法和实物做圆法,谁还有更新奇的方法呢?老师这里到是有一个。(学生协助做圆)《史记》有云:左准绳,右规矩。这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使用的做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做出的圆却不如圆规做圆精确,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圆规做圆。
3、圆规做圆:
(1)讲解圆规:让学生来讲。
(2)学习圆规做圆:
放画圆的微课。
师:请大家拿出直尺和圆规,我们一起做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师:首先,在适当的位置点一个点确定圆的位置,这个点叫做圆心。再以此为基础做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这是圆的半径,标好数据。确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针尖定住圆心,两手指捏住手柄,轻轻捻动,旋转一周,做成一个圆。
师:刚才我提到了圆心和半径,那么什么是圆心和半径呢?圆一共有几个要素?自学58页文段,解决疑难,一分钟,开始!
学生汇报:(汇报概念)
生完善圆的信息。
师:那部分是“圆上”?请到黑板上把老师画的圆用字母标上圆心、半径、直径。
师:请大家在做一个半径为5cm的圆。
(师巡视,注意坐姿,圆规做圆的注意事项)
(3)你能说说,这个圆不同在哪里了吗?
(半径——大小;圆心——位置)
三、深入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圆,那圆还有哪些特征呢?请大家拿出准备的纸圆,沿着直径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完成报告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半径: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径: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其他: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师直径;直径交于圆心;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3、介绍“圆,一中同长也。”
四、课堂检测
师: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老师出几道题来考考你。
五、圆与生活
师:圆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浩瀚的思考,还有它普遍性存在的震撼!你看……
(音配画的解说):微观世界里的原子,电子,血红细胞,我们脸上黑溜溜的眼仁儿,春水中的涟漪,带给我们荣耀的奖牌,日日相伴的锅碗瓢盆,诉说历史的建筑,看不见的声纳,宇宙中的天体,都有圆的形态。就连法国绘画大师梵高也用圆来表现云气的舒展和宇宙的博大。圆的优美和精神内涵更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尤其爱圆,爱团团圆圆,爱中秋月圆,爱太极以柔克刚之力,爱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就让我们从这堂课出发,去研究圆,感受圆吧。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后到曲线的图形的一种思维的跳跃,是学生空间思维想象的又一个突破。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导入新课和教学新课的过程中,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从生活中找到圆形的物体后,课下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画圆,可以利用手上的圆形物体来画圆,但画的圆是受圆形物体的大小左右的,不能画出自己想要画的大小的圆,所以要利用圆规画自己想要大小的圆。整个教学过程很自然,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的机会。
三、注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景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找出圆形纸片的圆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等都突出了这一思想。
四、本节课,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