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浙教版五年级上3.9平均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浙教版五年级上3.9平均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8 17: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节,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夹球比赛所有道具,统计图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夹球比赛:男女两队,每队3名选手
比赛规则:
在30秒的时间内将球用筷子从一个盘子夹到另一个盆中。
掉在盆外的球不算数。
夹球总数多的队获胜。
学生填成绩,算总和,宣布成绩:男队获胜。老师加入输的女队,宣布女队后来居上获得冠军。有同学对女队获胜不太服气,同学说原因:女队多了一个人。
师:你认识人数不同,这样比总数不太公平,那你们觉得该比什么才公平呢?
生:比每个队的平均数
揭题《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就先让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再来讨论这场比赛的输赢问题。
探究新知,初步应用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投篮比赛
小明一家投篮情况统计表
爸爸6个◎◎◎◎◎◎
妈妈3个◎◎◎
小明5个◎◎◎◎◎
妹妹2个◎◎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统计图,怎样操作才可以使这一家每个人投篮的个数都一样呢?
生上台演示,实物投影。
师: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的补少的,得到一个同样多的数,那么,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原来那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4是原来哪些数的平均数啊?
生:4是6,3,5,2的平均数。
师:如果我们不用动手操作,你能求出这个平均数吗?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求平均数的。
生:计算的方法,(6+3+5+2)÷4
=16÷4
=4(个)
师:这个括号里的式子求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一家人投篮的总数。
师:那这个4呢?
生:4是一家人有4个人,所以要除以4。
师:那最后这个4呢?
生:全家人投篮的平均数。
师小结:用全家人投篮的总个数÷投球的人数=平均数
师:我们求出平均数4,是不是表示全家每个人都投中了4个呀?
生:不是。
师:那我们用这个平均数与最大的数比,怎么样?再用平均数与最小的数比,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板书:用数学符号表示他们的关系: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师:明白了平均数大小的范围,我们以后计算平均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它来估计平均数,也可以用它来检验我们算出来的平均数是不是合理的。
2.运用所学,内化拓展。
小强投掷垒球,掷了4次,成绩分别是:24米,28米,27米,29米。求小强投掷垒球的平均成绩。
生朗读。
师:谁来估计一下小强投掷垒球的平均成绩大约是多少?
生:比29米小,比24米大
生:有可能是25米。
生:有可能是26米。
小明说:我投掷垒球的平均成绩是27米。
师:同学们的估计都很接近。根据平均数大小的范围。
3.回归前疑,巩固所学。
回归夹球比赛成绩,计算男队、女队的平均成绩,注意,在计算时如果遇到有余数除法商保留整数并且写出余数。生板演。(5+9+7)÷3=7(个)
(7+7+6+3)÷4=5(个)……3(个)
师:说说你括号里求的是什么?
生1:我括号求的是男队夹球的总数。
师:那为什么除以3?
生1:因为男队有3个人。
师:那你为什么除以4?
生2:因为女队有4个人。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对的平均成绩。公布成绩。
师小结:平均数帮我们解决了这场比赛的输赢问题。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呀!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比如说跳水比赛要计算选手的平均分,再比如说数学老师要计算同学们的平均分……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只是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1.图片
师:这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冬冬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对吗?
生1:有危险。
生2:没有危险。
师:平均水深指这条河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吗?
生:平均水生是指这条河流的平均数,不是指所有地方都是110厘米。
图片
师:目前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思考:(1)有位70岁的老爷爷看报纸后落泪,你能从平均数的专业角度劝告他吗?
(2)有位68岁的老奶奶看报纸,该高兴还是难过呢?
四、全课总结,反思回顾
今天的这节课,相信大家都有收获,希望我们能好好地利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