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核桃》教案设计
备课人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下 时间
课题 绛州鼓乐——滚核桃 课型 欣赏
教 学
目
标 通过聆听,感受《滚核桃》热情、欢乐的氛围;学生能够听辨出鼓的不同演奏方式,了解什么是“花敲鼓”。
学生能够随鼓律动,做出相应的鼓节奏,并能进行简单的拓展创编。
感受山西地方音乐特色,了解鼓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感受民间音乐的丰富形式,喜爱民间传统音乐。
教 学
重
难
点
学生能够听辨出鼓的不同演奏方式,了解什么是“花敲鼓”。
2、学生能够随做出相应的鼓节奏,并能进行简单的拓展创编。
教 学
准
备
核桃、扁鼓、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修 改
一、导入 请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乐器?(核桃)
这两个小小的核桃能够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吗?
二、听前准备活动(节奏、音色模仿)
让学生自由寻找核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出示核桃和鼓,请一名学生敲鼓模仿师用核桃做出的节奏。(短促的,连续的,强的弱的)
请学生模仿出和核桃一样音色的声音,启发学生尝试敲击鼓的不同位置。(音色练习)
念节奏,并用核桃敲出节奏,空好休止符号。并用核桃敲一敲节奏。
跟师读一读锣鼓节奏。
学生聆听主旋律一句,找到不同的声音。
总结每个字代表的意义。
师:“拉”表示敲骨边缘,“打”是敲鼓侧面,“冬”就是鼓心;特别重要的是这个“乙”,它在锣鼓谱里表示休止。让我们再来念两遍,可以自己加上敲打的动作帮助自己熟悉它们的位置。
三、欣赏乐曲
8、揭示主题《滚核桃》
师:之所以今天将核桃和鼓联系在一起说,是因为在山西绛州,那里的人特别擅长鼓乐,他们也乐于将生活中的点滴都用鼓声来表达,所以就有了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一段,这首作品叫做《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民间乐曲。它采用了一种叫做“花敲鼓”的演奏技法,表现秋收时节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下等景象,并以此抒发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现在让我们来完整欣赏一下这首作品,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丰富的鼓声究竟是怎样发出的,你认为这首作品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完整欣赏视频,划分结构。
10、图示主要乐器扁鼓、夹板。
四、听后拓展活动(创编)
学生自主创编自己的“滚核桃”,可以带领学生做对答演奏、强弱对比、渐强渐弱、一领众合、轮奏等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