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弦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我和小提琴》 听:《戏谑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我和小提琴》,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
2、通过欣赏《戏谑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表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
教学分析
西洋乐队知识: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以及其他一些特征性乐器组成的。
巴赫:(1685~1750)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音乐世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缜密,感情内敛,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世界古典音乐的一座丰碑,被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戏虐曲》,又译“嬉戏曲”,是巴赫本人比较喜欢的曲子,曲名源于法文,意思为“开玩笑”。是一种二拍子的快速、活泼的乐曲,用以表现诙谐、幽默的情趣,18世纪常用作组曲的一个乐章。这首乐曲采用二部曲式,快速、活泼的节奏,b小调四二拍。长笛明快、轻巧表现生动活泼的情绪,滞缓的弦乐再低音区与之呼应,使乐曲显得诙谐而轻快。
歌曲《我和小提琴》是农委民歌,共三段歌词,抒情中带有叙述成分,夸张地表现了“我”钟爱小提琴的炽烈感情。歌曲为D大调,八三拍,弱起。结构为带补充的一部曲式,四个乐句呈“起承转合”的关系。第一、二乐句中八度大跳赋予旋律以生气与活力;第三、四乐句中的附点为歌曲增加了活跃、俏皮的情绪。补充共6小节,起到了强调、生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
唱会歌曲,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
参与到《戏虐曲》的体验,了解其诙谐、幽默的情绪。
教学难点
了解乐曲结构,唱准弱起节拍。
听辨出主奏乐器,参与到律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等。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组织教学:
在歌曲伴奏音乐中用律动走进教室。(歌曲伴奏音乐)
出示两句旋律(歌曲第一、三句)跟琴视唱。
分析节奏的不同带来的情绪变化。
讲解八三拍。
二、学唱歌曲《我和小提琴》
1、出示完整旋律,寻找刚才视唱的两句旋律。(老师范唱乐谱)
2、用色块出示相同相似乐句,分析乐曲的结构。(带补充的一部曲式)
跟琴完整唱谱。指导学生划拍哼唱旋律
3、点题:这首曲子是挪威的民歌《我和小提琴》。
??? 听录音第一遍,谈谈你对歌词的理解:特别钟爱小提琴,因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即使遇到困苦也抱有乐观的希望。
4、跟琴唱词,注意纠正附点节奏。对比不加附点的旋律演唱区别。
5、跟录音对口型,丰富面部表情(面带微笑)熟悉录音速度。
6、跟伴奏演唱歌曲,提醒刚才的面带微笑以及速度、节奏要求等。
7、情绪同感:想象自己的一件心爱的物件。
8、乐谱中出现了两种颜色的点,是什么意思呢?请看电子琴的图。
9、歌曲中有两种颜色的点,分别表示弹奏电子琴上的两个琴键,请所有学生伸出手,用一指和五指在空中配合老师的动作一起体验请一个同学上来试一试,(调整调为D开启自动和弦),我们配合先唱一段。
10、可以换学生上台尝试,最有一个完整和大家配合一整首歌曲。
三、听;戏谑曲——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首第七曲。
1、导入:自己参与音乐总是特别美好,有学钢琴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都学过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浩如烟海,他就是巴赫。PPT6视频
? 2、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巴赫本人比较喜欢的《戏虐曲》。
3、初听,要求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
4、再听乐曲,要求学生说说你理解的《戏虐曲》是怎样的?5、出示戏虐曲的解释。
5、听第二遍,说出弦乐器在哪一音区演奏,乐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
6、听第三遍,看老师的律动,猜乐曲是几部曲式的?
7、出示声势图,一起练习第一部分。合第一部分的音乐练习,注意速度。
8、看视频,学习动作练习第二部分,体验幽默、诙谐的情绪。
9、完整跟录音集体律动。
四、课堂小结:
1、音乐可以如此活泼,如此可爱,希望大家能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像《我和小提琴》中的“我”一样有音乐就不怕生活的艰苦不怕生命的老去,心中仍然充满能量。
2、请再唱一遍歌曲结束本课。
五、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