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化学必修一同步训练全解全析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化学必修一同步训练全解全析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9-23 22:03:07

文档简介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课时)
第二课时: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及胶体
课时达标
1.(变式)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
C.分散系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原创)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3.(原创)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电泳的方法也可分离、提纯胶体
4.(选用)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
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5.(变式)“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具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很快就沉降下来
D.所得分散系是溶液
6.(变式)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7.(变式)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症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 类似,透析膜同 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微粒直径,毒性物质才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思维升华
8.(原创).Fe、CO 、CuO 、NaOH
溶液 、Na2CO3溶液 、Ba(OH)2溶液 、
稀H2SO4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
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
A.4 B.5个
C.6个 D.7个
9.(选用)已知土壤胶体的微粒带负电,它可以吸附下列化肥中的NH4+,在水稻田里使用含氮量相当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10.(变式)在氢氧化铁胶体(胶体粒子带正电)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可能是( )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硅酸溶胶(其中胶体粒子带负电)
D.饱和硫酸铵溶液
11.(原创)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电泳:甲液体阳极周围的颜色变浅,阴极周围的颜色变深;
(2)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
(3)将乙逐滴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聚沉,后变澄清;则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丁为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探究
12.(选用)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 色,得到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分散系进行如下操作:
⑴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这种现象称为 。
⑵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⑶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
⑷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 。
附:答案
课时达标
1.D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是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
2. C 明矾净水是利用胶粒的吸附性;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是胶体的聚沉;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丁达尔现象;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
3. C 硫酸钡和碳酸钡都不溶于水,无法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4.B 在高压电作用下气溶胶中的烟尘胶粒做定向移动,从而达到除去烟尘目的。其原理为电泳。
5.B 由于“纳米材料”的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若将其分散在液体中,则所得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6.D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区分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是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小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7. B半透膜若完好无损,胶粒(淀粉)则不能透过半透膜,烧杯中的液体不会含淀粉,不会使碘水变蓝色;半透膜若损坏,则胶粒会透过半透膜,烧杯中的液体能使碘水变蓝色;半透膜无论损不损坏,Na2SO4都能透过半透膜,在烧杯的液体中滴加BaCl2溶液,都会产生沉淀。
8.渗析 半透膜 大于
本题是渗析知识的迁移应用,理解渗析的原理是做出该题的前提。
思维升华
9. D Fe是金属单质,可与酸或盐发生置换反应,但给定物质中铁与Na2CO3溶液不反应;C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与酸、碱、盐都不反应,但可与CuO反应;CuO是碱性氧化物可与酸、酸
性氧化物反应;NaOH是碱,可与酸、盐反应,但给定物质中NaOH与Na2CO3溶液不反应;
Na2CO3是盐,可与酸、碱、盐反应,但给定物质中Na2CO3与NaOH不反应;Ba(OH)2是碱可
与酸、盐反应;H2SO4是酸,可与酸、碱、盐反应,也可与活拨金属、碱性氧化物反应。分
析时可由左向右依次分析,如先分析Fe与左边的六种物质是否反应,接着分析CO与左边的
五种物质是否反应……。
10.C 土壤胶体的胶粒带负电,化肥中的铵根离子带正电,被土壤微粒吸引,从而便于作物吸收。含氮量相当的几种化肥中,NH4NO3中的硝酸根离子带负电,不能被土壤有效吸引,所以肥效大大降低。
11.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钠溶液; 硅酸溶胶; As2S3胶体
Fe(OH)3胶粒带正电,电泳时向阴极移动,使阳极周围的颜色变浅,阴极周围的颜色变深,甲是Fe(OH)3胶体;丁达尔现象可区别胶体和溶液,四种液体中只有NaOH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现象,乙为NaOH溶液;NaOH可与硅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NaOH溶液滴入硅酸溶胶中会先出现聚沉,后变澄清的现象,丙为硅酸溶胶;丁只能是As2S3胶体。
创新探究
12.红褐色,Fe(OH)3胶体;FeCl3 + 3H2OFe(OH)3(胶体) + 3HCl;
⑴Fe(OH)3胶粒带正电荷,电泳。
⑵形成红褐色沉淀 硫酸铵是电解质,电解质可使胶体发生聚沉
⑶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⑷渗析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发生如下反应:FeCl3 + 3H2OFe(OH)3(胶体) + 3HCl,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由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因此在通电时会发生电泳现象,故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电解质硫酸铵所电离的离子SO42-中和了氢氧化铁胶粒所的带正电荷,而使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电解质硫酸首先使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然后随着硫酸的加入,H2SO4与氢氧化铁发生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而使沉淀溶解。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课时)
第一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及物质分类的依据
课时达标
1.(原创)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组成
B.O4是一种单质
C.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D.O4是一种化合物
2.(选用)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
A.O2 O3 B.CO CO2
C.KCl ALCl3 D.NaHCO3、NaHSO4
3.(选用)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4.(变式)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
A.爆鸣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 熟石灰 D.硝酸、石灰石、烧碱
5.(原创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
A.烧碱、液氯、碘酒
B.生石灰、小苏打、白磷
C.干冰、水、氯化氢
D.空气、氮气、纯碱
6.(变式)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
是 ( )
A.Na2O B.CO
C.CaO D.SO2
7.(原创)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是( )
A.氯化银固体和盐酸
B.食醋和加碘食盐
C.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D.矿泉水和蒸馏水
8.(改编)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
C.碱:NaOH、KOH、Ba(OH)2、NH3·H2O D.铵盐:NH4Cl、NH4NO3、 (NH4)2SO4、CO(NH2)2
9.(选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10.(变式)下列11种物质⑴ 生石灰 ⑵ 铜绿 ⑶ 干冰 ⑷ Na2O2 ⑸ SO2 ⑹ SiO3 ⑺ 氯水 ⑻ 煤 ⑼ 石灰水⑽ 小苏打 ⑾ 汽油 其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升华
11.(原创)分类是日常生活、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下列化学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氢钙都属于易溶性的盐
B.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乙醇、乙酸都属于氧化物
C.烧碱、纯碱、熟石灰、氢氧化铜都属于碱
D.氧气、硫黄、氮气、白磷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12.(变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曾以CCl4和金属钠反应制造出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在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后,立即被科学界评价为“稻草变黄金”的成功。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理解错误的是( )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CCl4是一种化合物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3.(变式)香烟的成分很复杂,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是一种混合物
B.尼古丁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C.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D.尼古丁分子中C、H、N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7:1
14(选用)有同学将NaOH固体、P2O5固体、无水CaCl2固体划分为一类。据此分类,下列A~D选项中不能与这三类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CaO
创新探究
15.(原创)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相应的位置:
(1)纯碱、小苏打、烧碱、大理石
(2)Fe、Na、Al、Si
(3)NO、CO2、SO2、P2O5
附:答案
课时达标
1. B O4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
2.B A项两物质都不是化合物;B项都只含C、O两种元素,且都是化合物;C项KCl含K、Cl两元素,AlCl3含
Al、Cl两元素,两物质含有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D项含有的元素种类也不完全相同
3.C 本题可用反例法。如:只有氧元素可以组成O2、O3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关系是混合物,故A错;只有一种氧原子,也可以组成O2、O3不同的分子,故B错;Na+与O2-、-Na+与O22-则组成Na2O、Na2O2两种物质,故D错。
4.C 废电池是有害垃圾;旧报纸和硬纸板是废纸类垃圾;空啤酒瓶属于玻璃类垃圾;塑料袋和包装塑料是塑料垃圾;废铜烂铁和易拉罐是金属物。
5. A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化合物,液氯是液态氯气属于单质,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A正确;小苏打是化合物,白磷是单质,B错误;水是化合物,氯化氢是纯净物,C错误;空气是混合物,纯碱是纯净物,D错误。
6.D Na2O、CaO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CO和碱不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SO2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
7.C盐酸、食醋、矿泉水都是溶液;加碘食盐是固体混合物;水和冰的组成相同,冰水属于纯净物;
8.C NO 、H2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Mn2O7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O(NH2)2是有机物,D错误。
9.D本题可用反例排除法。
10. ① ⑺ 氯水⑻ 煤 ⑼石灰水⑾ 汽油
② ⑵ 铜绿 ⑽ 小苏打
③ ⑸ SO3⑹ SiO2
④ ⑴ 生石灰
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属于盐;Na2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煤和汽油都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思维升华
11.D 碳酸钙难溶于水,A错误;乙醇、乙酸都含C、H、O三种元素,都不是氧化物,B错误;纯碱是盐不是碱,C错误。
12.A 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错误;制造过程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CCl4是由碳、氮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该反应为CCl4+4Na=C+4NaCl,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13.A 尼古丁是由分子(C10H14N2)组成的纯净物。
14.B NaOH固体、P2O5固体、无水CaCl2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都可做为干燥剂,选项中氯化钠没有吸水性,不能用做干燥剂。
创新探究
15.(1)①烧碱 烧碱是碱,其它三物质都是盐。或②大理石 大理石难溶于水,其它三物质都易溶。
(2)Si Si是非金属单质,其它三物质都是金属单质。
(3)① NO 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它三物质都是酸性氧化物。或②P2O5 P2O5常温下是固态,其它三物质常温下都是气态。
物质分类的依据很多,如物质的状态、溶解性、物质的组成、气味、颜色、化学活拨性等都可以作为物质分类的依据;依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