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08 13: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设计

一、现状分析?
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是Excel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较难掌握。本节课的前一节内容是使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本班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掌握的较好,理解得也较透彻,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自动求和的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函数(SUM、AVERAGE、MAX、MIN)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引入,体会在Excel中函数与公式的不同?
2、通过“反应力”游戏理解Excel函数?
3、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掌握常用Excel函数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主动思考、总结Excel函数的一般使用方法?
三、关于教学策略、设想及预期结果?
在Excel中函数的许多功能也可以用公式解决,但很多情况下函数要简单得多,为了使学生有这一认识,本节课的引入用了国际象棋棋盘放米粒的传说,要求学生计算结果,不仅使学生很容易领会公式与函数的不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一举两得。
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函数中所引用的单元格格式。本节课,通过自动求和按钮引出函数,并设计“反应力”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Excel函数的意义。根据教材要求,需掌握的具体函数为SUM、AVERAGE、MAX、MIN,而Excel的函数有一百多个,本节课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看书、探究Average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一般函数的使用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看书自学、对“对话框”窗口的探究能力等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函数的一般使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
PPT演示文稿“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公式、函数的使用》课件.ppt”、Excel文件“公式、函数的使用课堂练习资料.xls”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自动求和的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函数(SUM、AVERAGE、MAX、MIN)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引入,体会在Excel中函数与公式的不同
2、通过“反应力”游戏理解Excel函数
3、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掌握常用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主动思考、总结Excel函数的一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Excel函数、Excel函数运算范围的选择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公式、函数的使用》课件.ppt”、Excel文件“公式、函数的使用课堂练习资料.xls”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发送“我的工作簿.xls”文件到学生机的桌面
二、引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棋盘上的麦粒:有一位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打算奖赏他。国王问他想要什么,宰相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左边棋盘上的第一小格里,赏给我
1粒麦子,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给的麦子都是前一小格的2倍。您像这样把棋盘上的64个小格用麦粒摆满,就把这些麦粒赏给我吧!”)引出话题:
1、提问:国王需要拿出多少麦粒?
2、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可能多数学生完成不了这一操作)
[演示计算]1+2+4+8+16+32+64+128+?
这样从1开始,共64个数相加,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两倍。那么我们怎么利用电子表格来输入这些数字并计算呢?请大家打开电子表格,试着计算一下。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看哪个组完成的我人数最多?
[学生操作]:输入等比数列:1 2 4 8??
利用公式计算和演示一位学生的答案:大家看,这个答案是1.84467E+19,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请你谈谈你计算过程的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很麻烦”
三、自动求和:仅仅64格的麦粒就让国王破产了,这位宰相真是聪明。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当时计算这个结果时肯定化了很多功夫。我也发现刚才很多同学对输入公式有些不耐烦了,
的确,当我们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公式就不太合适了。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答案就藏在书本的19页,请大家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去寻找答案:
1、你的计算结果放在哪一个单元格?跟书上例子的结果单元格一样吗?
2、书中图f1.4.4有一部分数据被虚线框起来了,你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有数据被虚线框住?
3、当你完成求和的计算后,再选中目标单元格,编辑栏中显示的是什么?你能说出它
的含义吗?
请做好的同学举手。(学生看书学习、操作,并请学生演示、总结方法,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方法:选定存放答案的目标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回车确定。
四、Excel函数的使用:
1、引出求和函数显示的是:“=SUM(A1:A64)”;
含义:P20,SUM是求和函数,(B3:B8)表示求和的范围是“B3”到“B8”那么,到底什么是函数呢?
2、电子表格中的函数代表什么意思?[从下列练习中体验]
(1)计算《孜孜书店收益表》中六个月收入总和、采购总和以及开支总和;
(2)计算《孜孜书店收益表》中六个月月平均收入、采购平均费用以及开支平均费用;
(3)最后计算《孜孜书店收益表》中六个月毛利总和以及月平均毛利。
【阅读教材】20页:“你知道吗?”
3、公式的复制:
(1)计算出一月的毛利,二至六月的毛利计算公式的输入方式怎么做?
(2)演示方法;
(3)学生练习操作。
五、作业。完成“公式、函数的使用课堂练习资料”中工作簿2:成绩单里的相关内容,要求如下:
1.用公式计算出个人和班级总分;
2.用公式计算学科平均分。
3. 修改文件名,上交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