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8 17: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教案
教学目标:
1、语文构建与运用:反复诵读,在育读中理解诗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洪涛”的双关意蕴;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本诗的艺术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意义与五四精神的的传递。
重点难点:
1、语文构建与运用:反复诵读,在育读中理解诗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洪涛”的双关意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五四精神导入
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的节日。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运动以其独特的姿态独立于第一次历史巨变与第二次历史巨变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而五四精神的火炬,更是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传递,发挥着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和工人阶级为达到爱国的目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同时,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理想而苦苦追求,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而那一年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就是郭沫若。受五四浪潮激荡,从留学地回国,站在海岸边,构思了一篇诗作,今天我们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二、了解作者与作品背景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沫若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是创造社的骨干成员。后又发表诗集《星空》、《恢复》等。抗战期间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诗文。1949年后,郭沫若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职。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潮汐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学术专著《石鼓文研究》等。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写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于1919年9、10月间,写成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时代潮音。
三、整体感知
1、结合创作背景反复诵读,体验作者郭沫若写这首诗的情感。
2、理解诗题,并补充完整。
(我)立在地球边上【横滨海岸,而对大海的汹涌浪涛】放号【放声呼唤】
四、问题探究
(一)、鉴赏诗歌的内容
1、本文的立足点在哪里?想象看到了哪些意象?
立足点:地球边上;看(想象)到:地球北极的北冰洋的晴空(壮丽的晴景
怒涌的白云)、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万顷波涛(把地球推倒
滚滚的洪涛)。
2、诗中是怎样刻画主人公形象的?
诗作通过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北冰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以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来刻画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高大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这首诗把太平洋“滚滚的洪涛”的“力”具体化、形象化,请简要赏析。
(1)具体化是指把“滚滚的洪涛”的“力”的作用具体化: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2)形象化是指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
2、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作者称之为“听军歌、军号、军鼓”时的“鼓舞调”。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通过宏大的意象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所以说是“鼓舞调”,而这种感性的自然流露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钧的句子;感叹句则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又像是“听军歌、军号、军鼓”。
(三)、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另一方面,经过诗人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形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2、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
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益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我们知道,郭沫若自己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内容上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者,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
3、诗人为什么要把诗歌的题目命名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何新意?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的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五、总结本诗的抒情特色
1、直抒胸臆:
一系列抒情句是诗人的直接抒情,抒发对这种力的呼唤和赞美。这种直接抒情可以充分彰显诗人充实的内心和如沸的激情。
2、感叹词与排比、反复修辞的运用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六、板书设计:
(诗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形象。
地球边上(海岸):北冰洋——壮丽的晴景 怒涌的白云
太平洋——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大海的波涛;时代的浪潮)
放号:放声呼唤 纵情高歌——力的歌颂 力的赞美——毁坏旧世界 创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