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听:京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听:京调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8 12: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京调

教学内容:?
1、听:《京调》(笛子与乐队)?
2、动:体验丑行矮子功,京剧基本功走圆场
3、拓展:四大行当知识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京调》,简单介绍京剧的有关知识,感受曲笛清脆明亮的音色,能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试着用手势的变化来表达。
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通过比较感受乐曲活泼生动的情趣。
通过欣赏《京调》,使学生简单了解京剧的行当、服饰,接触京剧音调,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
2、了解《京调》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一、 兴趣导入5’
1、教师戴上画有京剧脸谱的头饰走进教室。???????????
师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老师头上戴的是什么???????????
生答:京剧脸谱。?????????????????????????????
师问:你们在哪里欣赏过京剧呢?
生:
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近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形成大约有200年左右。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京剧中有四个行当,以下是这些行当的代表人物。
提问: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四幅图片,他们的扮相有什么特点吗?
比如说这一幅:丑角,原因是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皇帝扮演丑角未免有损国威,于是就在鼻子上挂一块白玉,因此后来丑角脸上便抹上白色油彩。
还有吗?第一个白面书生,是生角的代表人物。
第二个是旦角,唯一女性角色
第三个画了和顾老师之前一样的脸谱,叫做净角。
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同学们,你们对哪个行当最感兴趣呢?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丑行
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丑角里有一个矮子功非常特别,顾老师这里有一段《武大郎卖烧饼》的视频,其中就用到了矮子功,让我们观察一下矮子功是如何表演的。(观看视频)
师:谁来示范一下矮子功如何表演?
生: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矮子功的魅力吧!(师生一起练习矮子功)
师:(采访一位学生)练了一会的矮子功,你的腿有什么感受吗?
生:好酸
师:是啊,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旦行
师:刚才我们了解的是丑行,顾老师这里有一个头饰,大家来看看是属于什么行当的呢?
生:
师:对,这是旦行的代表头饰。?旦行是四大行当里唯一的女性角色,但在以前一般都是由男性反串,旦行中有青衣、花旦、老旦等,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花旦性格活泼或泼辣,常常带点喜剧色彩。
二、欣赏《苏三起解》28’
师:今天顾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曲儿,请大家听完后告诉老师,视频中所表演的是青衣还是花旦?
生:青衣
师:对,这首《苏三起解》是青衣的代表作,表演者是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
1、再次聆听《苏三起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欣赏现场版《苏三起解》,想一想,演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师范唱)
生:假嗓子
师:对,京剧唱腔中花旦用的都是假嗓子,因为假嗓子音质高、亮、脆、尖,有很强的穿透力。(如果答不出,那么教师用声音示范真声与假声,再让学生做出判断。)
2、唱一唱
师:刚刚顾老师演唱了《苏三起解》,大家也来尝试一下吧。(出示:《苏三起解》第一句曲谱)这是《苏三起解》的曲谱第一句,咱们先用真嗓子来唱一唱。
老师先范唱一遍,请大家将右手食指拿出来,用划拍法帮顾老师打节奏。
(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提示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生唱
师:下面让我们用假嗓子试一试,顾老师把音调升高,位置提高,利用头腔共鸣演唱。(师示范)
生唱假嗓子
师:有几位同学已经有感觉啦,但是假嗓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这样吧,让电脑软件来帮帮我们,请同学们用真嗓子演唱,顾老师来录音,再用软件把大家的音调升高。
(拿话筒录音,用QQ发送到电脑上,再用goldwave升调,随即播放)
师:大家的假嗓子效果还是不错的呢,京剧还讲究手眼身法步,现在老师带大家体验一下其中的步,我们一起走圆场。
3、走一走
师:圆场是京剧表演的基本功之一,男生左手端拳,右手单山膀,女生左手叉腰,右手单山膀,大家跟着我试着做一做,肩膀不要上抬,要沉住气,同学们做的真精神。
师:脚步动作就有些难度了,从脚跟到脚尖有一个压得过程,要用力,老师用手演示一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做。

师:不错,有点感觉了,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试着走一走圆场。(播放京调A主题)请第一排同学跟着顾老师走成一个圆,第二排同学可以原地尝试。
注意脚跟到脚尖要有压得过程
师:同学们走得真是有模有样,有点花旦的感觉了,好,请回原位。
三、 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刚才我们走圆场时播放的音乐大家熟悉吗?(如果听不出就唱歌谱,提示学生)
生:苏三起解的伴奏
师:大家的听力真灵敏,没错,刚刚播放的正是《苏三起解》的旋律,但它可不再是《苏三起解》了,而是根据它的旋律所改编的乐曲《京调》的第一主题。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同时想一想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出示: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
师: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出示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B。
师:之前,我们一起跟着《京调》的第一主题体验了走圆场,相对比,第二主题更加舒缓,如果请你在第二主题加走圆场,你觉得应该怎么走呢?谁上来试一试?
生示范
师:非常好,你将第二主题的速度特点表现出来了。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
(板书:引子 + A + B )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问:这部分音乐当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
问:那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A + B + A
师:太厉害了你们,真不错!完全正确,我们再来听一遍,一起见证你们的完美回答。
(再次欣赏这部分音乐)
师:这部分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4、聆听结尾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样是不是音乐就结束了呢?主题旋律还有再出现吗?
(聆听结尾部分音乐)
问:是结束了吗?
生:是的。
师:对了,这就是这整首乐曲的结构了。(引子 + A + B + A + B + A 结尾),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 + A + B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再现的 A + B + A ,第三部分是结尾。
5、完整欣赏《京调》
师:让我们完整欣赏《京调》,找一找出了主奏乐器笛子,还出现了什么乐器?
生:
师:大家回答地很完整,《京调》是由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乐队指的是民族管弦乐,弦乐有胡琴、二胡等,这首《京调》,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四、延伸7’
师:《京调》的灵感来源于京剧,我们在课开始时也大致了解了四大行当中的丑和旦,对于其他两个行当大家对哪个更有兴趣呢?(学生可任选一个行当来了解)
(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
老生代表30岁以上,上了年纪的人,戴髯口,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老生的动作吧,稳重,看谁学得比较像,好,请你上台来。
第二个是小生,又称白面书生,一般是有文采的人,读书人,上台
下一个是武生,也就是会武功的角色,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吧,全体起立,将脚勾起,右手托掌,拳头放前,这位武生非常威武,请上台,脚休息,手摆好。
还有一位文生,这位文生已经当了官,所以更加文质彬彬,这个文生是女士反串的。
最后一位是娃娃生,就是你们现在的年龄,在那个年代男生也是留长发的,而且与你们一样正在读书。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他们分别扮演的什么生?他们表演的真棒,谢谢!
(2)净行:
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
脸谱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性格。
(请学生戴好相应颜色的脸谱加上动作表演)
结语:
师:模仿的真是惟妙惟肖,京剧的世界非常广阔,今天我们只是初次涉猎,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去搜索关于京剧方面的知识,然后呢能跟同学多多交流,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多关注我们祖国的这门艺术,让我们的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在《京调》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