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单元《茉莉花(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单元《茉莉花(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8 13: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
教学目标:
了解民歌是人民群众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聆听各地的民歌《茉莉花》,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归纳民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人文风俗及地方语言都有密切关系。
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尝试用声音表达出歌曲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委婉细腻的江南民歌特点。
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能对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特点、风格变化进行正确评价,体验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美。
教学内容:
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以情带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短片,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回答小结
江南水乡,一个秀美的少女吹起修长的竹笛,婉转悠扬的《茉莉花》旋律如清泉般流淌而出,响彻行云,穿越时空,从江南到巴黎,从埃及到罗马,老人、孩子、绅士、修女,无不侧耳倾听,心驰神往??
这部以经典民歌《茉莉花》为“主角”的短片,传递了“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的真诚愿望,也将“中国民歌的好声音——茉莉花”的和谐之音传遍了世界。
二、茉莉溯源——《鲜花调》
《茉莉花》最初叫《鲜花调》,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记录了三段歌词。据专家考证清代时的《鲜花调》就是在明代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是《鲜花调》最基本的旋律形态,歌曲曲调细腻优美、旋律婉转流畅,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
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节奏是什么样的?
紧凑、一字多音
4、什么速度?
中速???
5、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6、歌曲教唱????????????
教师教唱2---3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7、放开声音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茉莉飘香——河北民歌《茉莉花》
1、茉莉花清新淡雅,洁白无瑕,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春天里,只要剪下一根新鲜的枝杈插入泥土,隔三岔五地为它浇水,当年就会开花,你就会欣赏到美丽的茉莉花了。
200年来,民歌《茉莉花》在祖国大地上,吸取了各地土壤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用它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开遍全国的民歌《茉莉花》。除了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河北、河南、山西、东北、四川等地的《茉莉花》也很有特色。
2、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欣赏一首河北民歌《茉莉花》。请大家仔细聆听,与我们熟悉的具有江南小调特点的《茉莉花》有哪些不同点。
歌曲表现了少女以惜花、爱花的浪漫情怀
歌曲出现了哪些音,体验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五、介绍《茉莉花》的世界性:民歌《茉莉花》不仅开遍了全国,而且也成为世界乐坛的一朵奇葩。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1921年创作歌剧《图兰朵》时从书中看到了巴罗的描述,他顿生灵感,便移花接木,把《茉莉花》融进了《图兰朵》的创作之中。
六、20世纪90年代起,《茉莉花》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国际重要场合中,以《茉莉花》为基调的音乐都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
七、茉莉传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
《茉莉花》仅仅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沧海一粟,正是因为后人的无数次改变、再创作,让不同时代的人们都能来了解他、关注他、接受他,使得我国民族文化才能代代相传,拥有永久的生命力,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但要了解,更应传承,发扬光大!
小结:
虽然音乐形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演绎这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江南水乡的秀美、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国民歌的持久的魅力。从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长出花朵和森林,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最美妙的声音。《茉莉花》就是让世界倾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它不再是中国的茉莉花,它属于全人类,全世界~
让我们再一次用赞美、怜爱茉莉花的情感和优美动听的歌喉再来演唱《茉莉花》,用心去体会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国民歌的持久的魅力。

板书设计?
??????      《茉莉花》
??? 江苏民歌 优美芬芳的
           ??
?   亲切抒情?????????? 婉转柔美细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