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我和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我和你》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8 13: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和你》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我和你》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分声部演唱《我和你》,从中体验中国五声调式旋律的魅力,发扬奥运精神。
2、能感知歌曲旋律的走向,知道“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激发同学们的创作兴趣。
3、通过学唱歌曲《我和你》 , 增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分声部和声的融合,气息的连贯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声势律动,体验节奏
1、导入
课间播放视频《北京欢迎您》
师:同学们,大家刚刚看到的这段音乐视频,它是为了什么活动而创作的?
2008年的奥运会创作的。奥运,是所有人向往的盛会,它犹如一颗宝石,发出灿烂的光芒,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奥运,共同感受奥运之声。
提到奥运,同学们最先联想到的是什么?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重温那首激动人心的歌曲《我和你》,大家看一段视频。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我和你》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欣赏的时候,试着去感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生:抒情、柔和、宁静(旋律、速度、节奏等方面)
歌曲用了简单宁静的旋律;词曲特别朴实、速度舒缓,唱出了家的感觉,极其优美,触动人心。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是我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演唱的。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我和你》
(二)、学唱歌曲《我和你》
男女生先学学唱主旋律(钢琴伴奏)
(1)随琴模唱,轻轻划拍子,体会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注意坐姿端正,用打哈欠的方式,气息连贯的演唱。
(2)跟老师模唱简谱,歌唱要注意控制好音准,气息,唱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
(3)加入歌词演唱,音符时值唱饱满,声音统一,音调准确。
(4)跟伴奏演唱全曲
2、分析歌曲
(1)歌曲由五个音组成分别是“1 2 3 5 6”,体现了中国民族五声音阶,这四段乐句运用“启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2)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
3、聆听不同形式演唱的《我和你》(合唱)
(1)学习第二声部的旋律
注意女声声部的对应,换气的运用,声音的连贯性
(2)声部配合
钢琴伴奏,两个声部有感情的演唱,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相互听对方的音色
3、跟伴奏演唱
看指挥,男女生分声部,用连贯的气息,温暖而饱满的情绪演唱
三、拓展延伸
1、欣赏、哼唱《送别》,感受其中的韵味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2、比较《我和你》、《送别》(异曲同工)
《我和你》是四句组成的单乐段,每句四小节,乐句中每一句的结构均为1+1+2,四句形成“启承转合”的关系。旋律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音阶12356,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
《送别》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3、旋律互动
跟着钢琴,用相同伴奏演唱不同旋律的音乐游戏
四、课堂总结
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就让我们最后,一起用真挚的情感演绎这首感动世界的歌曲《我和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