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8 13: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弯弯的月亮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的气息、圆润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2.聆听、比较不同版本风格的《弯弯的月亮》,并尝试用改变演唱形式演绎歌曲。
3.运用聆听、演唱、讨论、创作等形式,感受理解歌曲,积极参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2.欣赏不同版本,并比较之间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
感受、比较作品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
改变演唱形式,学生之间合唱的配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书法,请你们来猜一猜,这些书法中是什么字(ppt)
生回答:很好,这些都是月字。
提到月亮,自古人们都喜欢对月抒怀,你们知道哪些诗歌或者故事么?
生回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从这些诗句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与故乡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故乡歌谣(板书)
请大家来看看这幅图片,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ppt)
看到了:星空,月亮,小桥,河水,小船,划船的人
想到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
在这样的夜景中,坐在小船上,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哼唱起来(ppt展示乐谱)(简单说一下装饰音)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嘟”来哼唱,唱的时候请同学们身体坐直,口腔打开,将声音送到眉心,身体随着小船轻轻地摇摆起来,并且注意换气的地方。
唱:。。。。。。。。。。。。。。。。。。。。。。。。。。。
我们再来一遍,将刚刚的旋律稍做改变,同学们看看它们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哼唱,做手势)
很好,都是下行的,那么我们在唱的时候要适当地减弱减慢,仿佛小船已经渐行渐远。(处理唱一遍)】
新授
1.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首歌送给大家,这首歌也和月亮有关,叫做《弯弯的月亮》(板书课题)(自弹自唱)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最激动的部分在哪里?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的心充满惆怅开始最激动,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弯弯的月亮》
首先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歌谱中有什么不熟悉的记号?(反复,连线)
2.唱谱:讲解切分节奏。
x x x
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个节奏,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节奏型么?(切分)(ppt)
这样的切分节奏仿佛一个挑担子的人,同学们想一想,重量应该集中在两边还是中间呢?(中间)所以切分节奏应该将重音放在中间,请同学们深处手指一边划拍,一边唱一唱切分节奏。
在这首歌曲当中还有很多的切分节奏,请大家一起来找一找(ppt)。
找的很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把歌谱唱一唱。请大家想一想,这么多的切分节奏和休止符在歌曲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使歌曲更加的充满动感和童趣)
下面跟着老师,将歌词填上,完整的演唱一下这首歌曲。由于我们的教材编写的时候将歌谱重新进行了整理,和录音中的演唱顺序是不一样的。请同学对照着老师发给大家的歌谱进行演唱,注意演唱的顺序,同时,思考,这首歌曲分为几段?(A+B)单二部曲式,二段体。
同学们唱的真好。《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曲啊,是一首思乡的经典之作,它被改编成了很多个版本,请大家来欣赏,你们最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
拓展
提问:刚刚欣赏的几个片段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重唱)
现在老师也想让同学们互相合作,改变一下演唱形式,重新演绎这首歌曲。
还记得我们一开始哼唱的旋律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自己当作月光,轻轻的笼罩在优美的旋律上(放录音,领学生伴唱)
A部分的第一段歌词,男生演唱,女生用嘟伴唱,第二段歌词由老师领唱,大家用嘟伴唱。B部分大家一起齐唱。
太棒了。其实啊,国内外有关故乡的思乡之作举不胜举,例如:马思聪的《思乡曲》,希望大家利用课后的时候去了解一下这些优秀的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