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乐 颂
教学目标:
情感价值观:通过《第九交响曲》,认识和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经历,使学生在音乐形象中感悟“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好愿望。
知识与技能:通过演唱实践,探索学习新歌和表情达意的方法,注意以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歌曲,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歌唱,注意保护嗓音。
审美价值观:乐意欣赏高品位的音乐作品,能联系文化背景理解作品情感和对交响乐等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演唱实践,探索学习新歌和表情达意的方法,注意以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歌曲,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歌唱,注意保护嗓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现在听到的这段音乐熟悉吗?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和作者吗?
《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2、请学生说出曲名和曲作者
师:你了解贝多芬吗?
生:。。。。。
3、了解作者生平
过渡语:
教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乐圣”,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为什么后人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音乐圣人,去了解他真实的故事。(播放贝多芬生平短片)
代表作:钢琴奏鸣曲 《月光》,《悲怆》,《第二钢琴协奏曲》
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 (英雄)
《第五交响曲》 (命运)
《第六交响曲》 (田园)
失聪后仍创作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合唱) 《庄严弥撒曲》以及最后五部钢琴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等。
二、歌曲教学
过渡语:
教师: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经典之作《欢乐颂》。
欣赏歌曲《欢乐颂》
问题: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 优美,抒情
B 庄严,神圣
C 欢快,跳跃、
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上下打开,找打哈欠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指导学生用轻声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钢琴伴奏)
4、指导学生解决难点:
a、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 b、3 4音程的音准
5、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钢琴伴奏)
6、填词演唱
要求: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歌词(提示并示范: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7、有感情的演唱。
三 欣赏
过渡语:
教师:《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
A、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B、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播放现场演唱片断)
生讨论,回答
师:《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晚年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他九部交响音乐中最杰出的一部。《欢乐颂》主题的合唱是全曲的高潮,歌曲所表达的愿望是贝多芬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请同学们朗读57页的歌词,感受歌曲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美好愿望?
3、生朗读歌词,
问题解决:“表达了“拥抱起来亿万人民,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望。”
教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们。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 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全体演唱《欢乐颂》
四、拓展
过渡语:“贝多芬通过雄伟庄严的《欢乐颂》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够团结互助,和平友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心愿,把你的心愿用改编歌词的方式表现出来吧,贝多芬有〈欢乐颂〉我们能不能创作爱心颂,爸爸颂,妈妈颂等等,你自己拟题,来试试作个小作词家吧。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爱的歌曲,你听听与欢乐颂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1、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生,抒情,委婉,
这首歌曲是1986年5月首都工人体育馆举行世界和平年“环境保护和平”国际歌咏大会上由百名歌星登台演唱推出的,很快就在全国流行开来。
2、教师小结:
师:不管时代怎样变迁,音乐表现形式如何变化,人类爱的主题永不变,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关注和收集与爱的主题有关的音乐作品,让爱的音乐永远伴随我们。在生活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手拉手,心连心,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