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单元《帕米尔的春天(笛子独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单元《帕米尔的春天(笛子独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8 13:3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
欣赏“帕米尔的春天”竹笛独奏曲

【教材分析】
李大同先生编曲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采用了塔吉克族的典型节拍7|8拍,采用塔吉克族民歌《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的主题创作而成,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们纯朴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全曲分四个乐段,每个乐段都各有特色,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目标:
充满兴趣地欣赏乐曲“帕米尔的春天”,愿意参加相应的声势律动。
判断乐曲四个乐段的变化,并能随之做出相应的声势动作,体会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感受乐曲中典型的7|8拍,跟琴模唱每乐段的主题旋律,体会乐曲富有特色的调式色彩。
感受塔吉克族的音乐风格,了解塔吉克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信息反馈,运用声势律动的方式,来感受塔吉克族音乐七八拍的特征,并体会乐曲富有特色的调式色彩。
教学难点:
感知并跟随教师的引导,准确地表达7|8拍的声势律动。
教学过程:
节拍导入
【设计意图】
乐曲“帕米尔的春天”中,七拍子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首先从常见的节拍导入,复习巩固常见节拍的强弱规律,并联系单元内容《渴望春天》复习6|8拍,并由此引申出本课重点7|8拍,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师: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首先我们来做个“听辨节拍”练习。
1、听辨节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你能够说出下列节奏的拍号吗?
A 4|4拍 B 3|4拍 C 2|4拍
学生进行节拍律动,表现出强弱规律。
2、提问: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拍号吗?
举例:第一单元中的《渴望春天》是一首6|8拍的歌曲,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复合节拍,由两个三拍子组成,既有三拍子的律动感,又有二拍子的轻快摇曳感。
初步感受7拍子
【设计意图】
7拍子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节拍,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的开头引导学生探索7拍子的声势律动,让学生带着节拍概念,来听辨感受乐曲的节拍律动,这样目的性比较明确,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师:音乐中常见的节拍有二、三、四、六拍子,请留意接下来老师的节拍律动,是几拍子的?
1、判断节拍:
请注意观察老师的节拍律动,一共有几拍?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教师打节拍,学生数一数,根据强弱规律判断节拍组合。
2、七拍子的组合
七拍子:属于混合节拍
组成方式:
学生朗读节拍的强弱规律,并设计声势律动。
3、感受7拍子的音乐《美丽的塔什库尔干》
【设计意图】
《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是一首塔吉克族传统民歌,是本课乐曲《帕米尔的春天》的素材来源,该乐曲速度缓慢,7拍子律动非常清晰。通过该乐曲导入,让学生准确体验7拍子的律动,并感受浓郁的西域风情,为接下来的乐曲欣赏做好难度分解。
听音乐(慢板),感受节拍的组成方式?
请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哪个地方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请你随音乐进行声势律动,表现出节拍的强弱规律。
在心里跟老师念节拍123 45 67.
(神秘、充满异域风情、平缓、灵动飘逸;仿佛沙漠上的风就呼呼在耳边刮过,风沙过后,眼前慢慢展现西域的图景,骆驼排成行向前走,蒙着面纱的姑娘只露出深邃的眼睛。)
(2)七拍子的声势
教师示范——集体练习
声势:1拍手 2右前臂 3左前臂 4腿正面 5腿侧面 6腿正面 7腿侧面
(3)加入“手鼓”
【设计意图】
手鼓是新疆地区典型的节奏乐器,各民族的演奏方式有所区别。手鼓的加入更突显乐曲的地域特点,以及更明确7拍子的律动,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这是新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喜爱的一件节奏乐器“手鼓”,鼓面蒙羊皮、蟒蛇皮等,鼓内圈装饰小铁环。
教师演奏:敲击鼓心,敲击鼓边,摇晃手鼓,会发出不同的音响。
教师演奏手鼓,带学生进行7拍子的声势律动。
(4)再次感受音乐,进行声势。
教师用“手鼓”敲击7拍子,学生进行声势律动。
感受体验“帕米尔的春天”节拍与乐段
体验第一乐段、7拍子的塔吉克舞曲主题
【设计意图】
在已经建立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对比聆听本课乐曲《帕米尔的春天》的第一乐段。两者的音乐风格是一致的,可以从节拍,旋律上进行对比。若学生还有疑问,教师可以哼唱一句《渴望春天》,区分这才是属于不同的风格。
对比聆听(第一次听)
请思考:这段音乐与刚才的音乐风格一样吗?还是7拍子乐曲吗?
(有一种想动的感觉,两段音乐的风格感觉差不多。这段音乐更活泼、速度快、更具有跳跃感。由于速度的变化,情绪也不一样了。前一首是缓慢的民乐合奏,带给人神秘感;后一首是竹笛独奏,快板,带给人活泼欢快的感觉。)
节拍声势
【设计意图】
该乐段是7拍子的律动,但速度较快,再用之前的声势太琐碎了,因此减化为三组动作,强调第一组是三拍,动作要大。
学生尝试——教师示范
提问:这是几拍子的音乐?是单数拍还是双数拍?
简化动作:123拍手 45拍腿正面 67拍腿侧面。
声势:边数拍子,边声势律动,第一拍要夸张,像飞翔一样双臂张开。
再次聆听,跟随音乐,加入声势。(第二次听)
教师用手鼓表现7拍子的强弱规律。
模唱旋律
上波音,增加调式色彩。
音乐文化
七拍子的音乐,在汉族歌曲中很少,在欧洲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中也很少。但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些国家,7拍子的音乐比较多,如波斯、印度、阿拉伯等。
体验第二乐段、竹笛炫技乐段
【设计意图】
第二乐段的重点在于,“对比”情绪的变化以及节拍的变化,用声势动作表现出节拍特点和地域特点,可以是耸肩或脖子动作。了解这是竹笛的炫技乐段,采用循环换气方法,连续快速吹奏十六分音符。
1、对比聆听(第一次听)
聆听音乐,做节拍声势。
请思考:音乐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节拍又是怎样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情绪是活泼、跳跃的;节拍为二拍子。)
介绍竹笛的炫技
这是竹笛的炫技华彩乐段,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这是竹笛十级曲目,该乐段是快速吹奏十六分音符,并且不能断开,采用的是竹笛的特殊吹奏技法“循环换气”以及“快速吐音”,要求每个音都快速、清晰、均匀、连贯。
聆听验证(第二次听)
边听边声势律动,用快速的动作表现乐段。
参考声势:快速拍手、拍腿,快速扭脖子、摇头或耸肩。
4、模唱旋律 唱出跳跃感
体验第三乐段、歌唱性乐段
【设计意图】
乐曲的情绪在不断发生变化,该乐段要重点体验的是音乐具有歌唱性,四小节为一句,由此设计不同的声势动作,并且在模唱中表现出旋律的优美。
1、聆听音乐,感受情绪的变化,并进行声势。
提问:情绪有没有变化?请注意老师的声势动作,跟着一起动一动。
(还是二拍子,但感觉有点不一样,乐句更长了,情绪是舒展的,有歌唱性的感觉。)
2、声势动作
参考声势:四小节一组动作,在第一拍上走一大步,并且拍手,随后逐渐打开双臂。模仿鹰飞翔动作。
3、遍听边声势律动(第二次听)
模唱旋律
突出旋律优美、歌唱性的特点。
体验第四乐段、浓缩再现
【设计意图】
这是乐曲的结束部分,浓缩再现了第一、二乐段的旋律,在学生已有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让他们独立聆听判断,也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检验。
对比聆听(第一次听)
提问:第四乐段是全曲的总结,浓缩再现了之前的主题,你能听出来吗?并用声势表现出来!
浓缩再现:第一乐段+第二乐段
边听边用不同的声势律动表现:七拍子声势+快速二拍子声势
介绍乐曲背景 感知塔吉克族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
该乐曲改编自塔吉克族民歌,具有该民族典型的节拍特点以及调式色彩。通过塔吉克族的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形成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介绍《帕米尔的春天》
师:乐曲到底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呢?让我们来揭晓答案。
李大同先生编曲的笛子独奏曲采用了塔吉克族的典型节奏7/8拍子,以塔吉克族民歌为创作素材,吸取了塔吉克族民歌《美丽的塔什库尔干》主题旋律创作而成,乐曲欢快跳跃颇具歌唱性和舞蹈性。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和热爱劳动的情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和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无比幸福喜悦心情。
介绍塔吉克族
我国的塔吉克族大多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塔吉克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
塔吉克族音乐文化在帕米尔高原、古丝绸之路上产生和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高原特征,而且受到中原文化,塔里木盆地各民族文化以及印度、伊朗等文化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闪烁着异彩的明珠。
完整体验乐曲并声势律动
【设计意图】
声势律动是最能直观表现音乐的,也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用律动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节拍变化,体验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1、完整体验
乐曲共分四个段落:
全体学生围成大圈;
第一乐段:快板,明亮欢快的塔吉克舞曲主题;
声势:七拍子律动,第一拍走一大步,绕圈;
第二乐段:跳跃的快板,快速的技巧性旋律富有生机;
声势:二拍子律动,原地膝盖颤动、耸肩、扭脖子动作;
第三乐段:舒展的小快板,优美的旋律歌唱着春天的到来;
声势:舒展的动作,模仿老鹰飞。
第四乐段:扩展的中板,为全曲的高潮。
声势:七拍子律动 绕圈走+二拍子律动 原地快速动作。
知识填空
【设计意图】
此时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是最深刻地,趁热打铁,进行知识填空,这样用极少的时间,能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该乐曲名为《帕米尔的春天》,演奏乐器为竹笛独奏,编曲者竹笛演奏家李大同。
乐曲采用了塔吉克族的典型节拍 7|8拍 ,以《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这首 塔吉克族民歌 为素材编曲。乐曲情绪 欢快、跳跃,具有舞蹈性和歌唱性。
拓展欣赏
【设计意图】
介绍塔吉克族民间小乐队和鹰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进一步了解塔吉克族的音乐文化。
介绍塔吉克族民间小乐队(附图片)
塔吉克族民间小乐队:由4人组成,两名男子吹奏鹰笛,一位吹奏主旋律,另一位加花;两名女子演奏手鼓,一名打击7拍子基本节拍,另一名加入不断变化的节奏型。
2、介绍鹰笛(附视频)
鹰笛:塔吉克族人对鹰的崇拜和喜爱,当鹰死亡之后,用翅膀上最长的骨头制成鹰翅骨笛。
课堂小结
师:帕米尔高原的壮丽风光,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载歌载舞的场面,真是让人身临其境,有机会要实地感受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