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课件(13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课件(13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8 14:25:48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对水的分解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初步认识分解反应,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水的分解;分解反应的判断。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学习新知】友情提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一、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流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均产生
,正负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
2.气体的检验:将燃着的木条接近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口,可观察到气体_______,并放出热量,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为_______。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口,可观察到木条__________,说明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该气体为_______。
3.结论:水通电后生成了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这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_______________。
二、.对水电解的微观解释:?
1.分析:
当水通电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
,形成
的变化。
2.
结论: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即
的重新组合)。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右图表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试管中与电极连接的电源是______极,
B试管中与电极连接的电源是______极。
(2)A试管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B试管里收集的气体是_____,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例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
氧气

B、水
氢气+氧气
C、氢气+氧化铁
铁+水
D、黄泥水
黄泥+

例3、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达标练习】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气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电解水时,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A、氧气
体积较多
B、氧气
体积较少
C、氢气
体积较多
D、氢气
体积较少
3.通电使水分解,若得到10mL氧气,则得到的氢气的体积约为【

A、5mL
B、10mL
C、15mL
D、20mL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通电后,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B、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C、分子里一定含有原子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6.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A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气;
(2)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高温
过滤
通电
通电
点燃
通电
通电
通电
+(共13张PPT)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电解实验;
2.认识分解反应;
3.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提示:氢气有可燃性,能被点燃。
氧气有助燃性,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文字表达式: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2.分解反应:
一、水的分解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氢气
+
氧气
例1.右图表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试管中与电极连接的电源是______极,B试管中与电极连接的电源是______极。
(2)A试管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B试管里收集的气体是_____,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氢气
氧气
2:1

氢气+氧气
通电
分解
例题: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氢气+氧气

B.碳酸
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化铁
铁+水
D.黄泥水
黄泥+

点燃
加热
高温
过滤
B
思考
给水通电时,水分子是怎样变化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
+
二、水电解的微观解释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你能画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吗?
反应前
反应中
反应后
我们可以来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结论: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即
的重新组合)。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
旧分子
反应前
反应中
原子
新分子
反应后
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原子
例3.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D
你学会了吗
1.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体积比为多少?文字表达式?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2.什么是分解反应?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氢气
+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