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摩檫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的第三课。本课按照认识概念—实际测量—探究因素—综合应用的思路进行编写,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一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什么是摩擦力。
二是一个实际测量活动,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三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与阻力大小的因素。是综合应用,分析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外,观察生活实践,分析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运动,交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哪些力有关,从而揭示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在这里实际也让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摩擦力、风力、磁力、弹力、浮力等。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摩擦力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是在学生原有的理解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并能够分析现实中的某些行为是增大还
是减小摩擦力。
3.能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4.能够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受接触面粗糙
程度的影响。
5.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知道把物体做成流
线型是减小液体或空气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摩擦力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探究影
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塑料瓶、洗洁精、橡皮泥、棉线。
学生分组材料:弹簧测力计、木块、砂纸。
教学过程
实验导入
1.上课之处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每两名同学一组,请把你们的科学书一页一页的交叉在一起。然后拿起交叉好的两本书,两个人一人拉着书的一边,尝试着把这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拉开。
2.同学们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们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力?
3.学生猜测,认为是摩擦力。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摩檫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生活中的摩檫力
1.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摩擦的现象?
2.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摩擦的现象。谁来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摩擦?(两个物体接触、运动)
3.跟着老师一起来做:双手合十,一只手掌向上,一只手掌向下,你感受到了什么?(摩檫力)
4.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摩檫力,知道摩檫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出什么是摩檫力。了解摩檫力的定义。
(三)测量摩檫力
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我们用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2.测量木块与桌子之间的摩檫力
(1)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自己设计测量实验。
(2)使用测力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①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又不要量程过大(容易增大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②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调零一般方法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再用手轻轻抖动挂钩,确保与外壳无摩擦;并用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一次测量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⑤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摩擦。
⑥读数时,除读出弹簧测力计上分度值所表示的数值,还要估读一位。
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
提示:①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测力计。②用弹簧秤测出物体在运动中保持稳定不变的数值。③每位学生尝试一下。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测量摩檫力,能够正确的使用测力计。
(四)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刚才我们测出了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物体的重量……)
2.为了便于大家的研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根毛巾、一块木板、几个钩码。
3.你们觉得毛巾的表面和桌面有什么区别?(很粗糙)不同数量钩码有什么作用?
4.现在请大家结合老师所给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
5.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实验方案:
(1)先说和接触面有关的实验吧。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老师补充一点:做这个实验时,需要同学们把毛巾拉平、扶好、防止毛巾堆在一起,影响我们的实验测量。
(2)再来看看和物体重量有关的实验。哪个小组把你们的方案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
6.学生探究活动
(1)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时的要求。
实验会出现一些误差,怎样才能把误差缩到最小,让我们的数据更准确,结论更科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操作要严谨、有序。每个实验要做三次,如果数据中有一个与其他两个数据差距较大,需要重新再做,调整这个数据。最后结果要取平均值。而且要注意做完一个实验再做下一个,及时填好数据、分析数据后,小组同学填好我们的发现。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有疑问吗?最后老师希望实验要在安静、严谨的环境中完成。看看记录表,还有问题吗?
(2)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研究。根据选择领取实验器材和记录单。
(3)学生实验,师巡指。
(4)活动交流、板书数据。
①观察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及时补充或质疑。
②师生共同总结。
7.学生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大。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用数据说明了科学不能光靠猜测就下结论,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摩檫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的重量有关。并且让学生知道,要用数据来说明科学不能光靠猜测就下结论。
(五)认识摩擦力的“功”与“过”
1.摩擦力无处不在,它有可爱的一面,也有不可爱的一面。
课件演示(汽车轮子在路面上、划船、写字、火箭上天、走路等)。
仔细观察、思考:摩擦力在哪,是帮助还是阻碍?
2.学生描述、分类。
3.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谁来说说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摩檫力的作用,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身边。
(六)全课总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想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吗?
【设计意图】总结全课,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10.摩擦力
产生: 接触、运动
假设: 接触面 触面的压力
光滑 粗糙 轻 重
小 大 小 大
验证: 科学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