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一课一练(word版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一课一练(word版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8 20: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85分)
1. “一山不容二虎”,是生物之间的 ?
A. 捕食关系 B. 寄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共生关系

2.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单向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A. 少量增加 B. 富集 C. 减少 D. 不传递

3. 山东省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饲养了 10 亿只蟑螂来处理餐厨垃圾,每天能消化掉该地区 50 吨的餐厨垃圾。在该生态系统中蟑螂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因素

4.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 ?
A. 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
B. 田野中的蛙、蛇等别的种类的动物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5.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乱砍滥伐 B. 垃圾分类 C. 围湖造田 D. 捕食野味

6.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7.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一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下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②表示呼吸作用
B. 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了丙、丁的数量
C. 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 → 丙 → 丁
D.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在乙这一级积累最多

8. 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菌效果,设计如题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 b
B. 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 a 、 b 浓度应相同
C. 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 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9.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 千米之间

10.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鼠妇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种花的湿花盆下18干草地中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 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12. 某同学观察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哪种观点不正确 ?

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 草、鼠、蛇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C. 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D.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

13.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利用以下图示能很好地解释这句话。关于图示中 I 、 II 、 III 符号的说明,正确的是 ?
光能I植物体内有机物II动物体内有机物III生命活动可利能量
A. I 表示光合作用,II 表示呼吸作用
B. II 表示蒸腾作用,III 表示消化与吸收
C. I 表示吸收作用,II 表示光合作用
D. II 表示消化与吸收,III 表示呼吸作用

14. 图中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自左至右它们依次是 ?

A. 捕食、寄生、竞争 B. 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C.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D. 竞争、捕食、寄生

15. 在一个有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
A. B.
C. D.

16. 如图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图,烟草浸出液的配制方法是:在半支香烟的烟丝中分别加 20?mL 、 30?mL 、 40?mL 、 50?mL 蒸馏水浸泡。分析错误的是 ?

A.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起促进作用
B. 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C. 一只水蚤只能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D. 烟草浸出液有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

17.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无机盐 D. 光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15分)
18. 我国倡导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北京北宫森林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丰台区西北部山区,距北京市中心 20 公里,这里是各种生物的乐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目前,我市还建立了多处湿地公园,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请回答:
(1)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2)如图为北宫森林公园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图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如果某种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残留最多的生物是 ?。
(4)公园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

19. 最近,厦门观鸟爱好者在翔安东埭桥水库见到最美水鸟——紫水鸡,它们生活于水库边的芦苇丛中,吃芦苇的嫩茎,也吃芦苇叶上的昆虫、水中的软体动物等。
(1)紫水鸡生活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 ?生态系统中。
(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芦苇属于 ?;紫水鸡属于 ?。
(3)请写出一条与紫水鸡捕食昆虫有关食物链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此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能。
(5)为了保护紫水鸡,请说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具体措施: ?。

20. 某生物小组取池塘中四种生物进行研究,测定了四种生物体内的某种杀虫剂含量,并检测了其中三种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结果如表。另一小组对草原动植物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一个食物网,结果如图。请根据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表:池塘生物杀虫剂调查表
检测项目生物种类每千克体重某种杀虫剂含量(毫克)消化道内食物残渣某种大鱼96某种小鱼某种小鱼31水蚤水蚤15小球藻小球藻5/
图:草原食物网示意图:

(1)根据表中信息,小球藻和水蚤分别属于 ?者。将食物链补充完整:小球藻 → ? → 某种大鱼。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考虑,食物链中没有 ?这两种成分。
(2)由表中数据可知,体内杀虫剂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由此可判断杀虫剂会通过食物链不断 ?。
(3)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鹰与蛇的关系是 ?。若大规模捕杀此生态系统的狐狸和鹰,兔的数量会 ?。
(4)某一牧区为生产羊绒大量引入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能啃食草根)进行放牧,请分析这样做可能对草原环境造成的影响: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一山不容二虎属于竞争关系。
2. B
3. C
4. 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因此影响蝗虫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和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故D符合题意。
5. B
6. D
【解析】A、地球上所有生物还缺少环境,因此不能构成生物圈,A不正确;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属于生物圈,如岩石圈内部温度高达 4000 多度没有生物,B不正确;
C、地球上所有能够生活的地方,缺少生物。不能构成生物圈,C不正确;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构成生物圈,D正确。
故选:D。
7. D
【解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绿色植物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消费者的数量多少,故B不符合题意;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 → 丙 → 丁,故C不符合题意;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丁的营养级的最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 D
9. B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B错误。
10. B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鼠妇 24 只、庭院里的花盆底下鼠妇 18 只,而水泥路上没有,干草地中只有 2 只。所以,“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11. D
【解析】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A错误;
B、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
12. C
【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
B、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
C、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为标杆不平衡,表示鼠的数量多,蛇的数量较少,鼠的营养级低数量多,蛇的营养级高数量少,符合物质流动的特点,所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食物链的首端,是食物链的开始,根据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D正确。故选:C。
13. D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由上可知 I 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然后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 II 消化和吸收进入体内,成为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细胞的线粒体里再通过 III 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图解中的 I 是光合作用,II 是消化和吸收,III 是呼吸作用。
14. C
15. C
【解析】青蛙杀光,短时间内蝗虫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会上升,但由于食物有限,水稻被它们吃光后,它们会因为缺少食物,数量又会下降。
16. D
17. D
第二部分
18. (1) D
【解析】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 植物 → 植食性昆虫 → 蜘蛛 → 青蛙 → 蛇 → 鹰;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而鼠、植食性昆虫、食虫鸟、蜘蛛、青蛙、蛇、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① 植物 → 植食性昆虫 → 食虫鸟 → 鹰;② 植物 → 植食性昆虫 → 蜘蛛 → 青蛙 → 蛇 → 鹰;③ 植物 → 植食性昆虫 → 青蛙 → 蛇 → 鹰;④ 植物 → 老鼠 → 蛇 → 鹰。因此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 → 植食性昆虫 → 蜘蛛 → 青蛙 → 蛇 → 鹰。
??????(3) 竞争;鹰
【解析】图中的青蛙和蜘蛛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4) 没有非生物成分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物成分,没有非生物成分,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9. (1) 湿地
【解析】“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2) 生产者;消费者
【解析】芦苇是绿色植物,因此芦苇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紫水鸡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3) 芦苇 → 昆虫 → 紫水鸡;紫水鸡
【解析】据资料可见:资料中的食物链是:芦苇 → 昆虫 → 紫水鸡。生物富集的特点是逐级递增,所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最高的是紫水鸡。
??????(4) 太阳
【解析】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都是阳光。
??????(5) 宣传保护紫水鸡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解析】为了保护紫水鸡,我们要宣传保护紫水鸡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20. (1) 生产者和消费者;水蚤 → 某种小鱼;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解析】小球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水蚤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 4 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小球藻 → 水蚤 → 某种小鱼 → 某种大鱼。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某种大鱼;积累(富集)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体内杀虫剂浓度最大的生物是某种大鱼,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
??????(3) 5;草 → 鼠 → 蛇 → 鹰;捕食与竞争;增加(或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如图中食物链有:草 → 兔 → 鹰、草 → 兔 → 狐、草 → 鼠 → 鹰、草 → 鼠 → 狐、草 → 鼠 → 蛇 → 鹰,共有 5 条,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 → 鼠 → 蛇 → 鹰。鹰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鹰与蛇相互争夺鼠,因此鹰与蛇的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狐和鹰,兔的数量先增多,而后会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4) 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原植被破坏,导致草原退化或荒漠化,进一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解析】若盲目引进山羊,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导致草原退化或荒漠化,这样会进一步影响到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