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课一练(word版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课一练(word版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8 20: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85分)
1.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AlphaGo 机器人下棋 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3.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可分为 ?
A.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B.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C.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D. 可以食用的、不能食用的

4. 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参观石花洞,要了解初一年级每个学生参观一天运动步数准确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A. 抽样调查法 B. 全面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

5. 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生石花开花 B. 珊瑚礁长高 C. 种子萌发 D. 青蛙抱对

6. 人吃饭,牛吃草,植物需要水肥等,说明生物 ?
A. 依赖环境 B. 影响环境 C. 相互斗争 D. 适应环境

7. 某研究小组要进行“某校同学是否吃早餐”的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 可选择初一(1)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个班不吃的人数多
B. 可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来代表整体的状况
C. 可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所有班级的数据
D. 可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8. 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下来,带回家研究
B. 小勇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勇将其记录下来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太恶心了,没有记录

9. 如图为草履虫的存活数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推断曲线表达的准确信息是 ?

A. 草履虫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 B. 温度越高,草履虫繁殖越快
C. 超过一定的温度草履虫全部休眠 D. 草履虫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10. 花草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科学种植才能与花草和谐共处。以下做法科学的是 ?
A. 花草都要种植在强光下 B. 每天给盆栽的花草浇大量的水
C. 换盆后的花草适当遮阳 D. 一个花盆中栽种的花越多越好

11. 若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的方法是 ?
A. 多方面查阅资料 B. 听别的同学介绍
C. 在实验室观察标本 D. 亲自进行野外调查

12. 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 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 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13. 1927 年对周口店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挖掘出远古动物肿骨大角鹿化石,其角展开长约 1.8?m。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大多数植物不能
B. 化石保存了古代生物的一些特点,所以也是生物
C. 肿骨大角鹿化石需要的营养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
D. 肿骨大角鹿需要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

14.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 B.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C. 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D. 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可不记录

15. 小明为研究蚂蚁的活动情况,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 5 分钟,记录结果如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第二天蚂蚁活动最频繁
B. 7:00 前蚂蚁没有活动
C. 11:00?15:00 蚂蚁活动频繁
D. 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活动频繁

16. 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 ③⑤④②⑥① B. ⑤④③⑥②① C. ④③⑤②⑥① D. ⑤③④②⑥①

17. 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15分)
18. 请将下列常见的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连接起来:
①芝麻开花节节高A.生物可遗传②朵朵葵花向太阳B.生物能生长③林丹打球挥汗如雨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④一日三餐按时吃饭D.生物排出体内废物⑤龙生龙,凤生凤E.生物需要营养

19.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脉的输导功能。


20. 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A动物的取食a应激性B向日葵朝向太阳b生长C人体的排汗c营养D蘑菇由小长大d繁殖E鸟类产卵e排泄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
2. A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母鸡带领小鸡吃米体现了生物繁殖现象;青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婴儿听优美的音乐体现了婴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是受人的操纵的,不属于生命现象。
3. A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故选:A。
4. B
【解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实验等方法,其中,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初一年级每个学生参观一天运动步数的准确情况,调查范围小,可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面调查法。故选B。
5. B
6. A
【解析】人吃饭,牛吃草,植物需要水肥等,说明生物生存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离不开环境,对此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环境。
故选:A。
7. A
8. B
【解析】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A错误。
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B正确。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C错误。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错误。
9. D
【解析】图的横坐标表示温度的变化,纵坐标表示活草履虫的数量。
A、草履虫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但到一定温度后不在增多,而是迅速减少。A错误;
B、开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增快。但到一定限度,草履虫繁殖迅速减慢。B错误;
C、超过一定的温度草履虫不是全部休眠,而是全部死亡。C错误;
D、草履虫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D。
10. C
11. D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就是亲自进行调查,查阅资料、听别人介绍和观察标本都只是间接了解,故选D。
12. D
13. D
【解析】A、动植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A错误。
B、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错误。
C、肿骨大角鹿化石不属于生物,不需要营养物质,故C错误。
D、肿骨大角鹿属于生物,能够进行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故D正确。
14. D
15. C
16. D
【解析】调查法的步骤: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撰写调查报告。故选D。
17. C
【解析】A、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早莺、新燕属于动物,树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
D、小荷属于植物,蜻蜓属于动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二部分
18.
【解析】①“芝麻开花节节高”说明生物能生长;
②“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
③ 林丹打球挥汗如雨说明生物排出体内废物;
④ 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说明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⑤“龙生龙,凤生凤”说明生物可遗传。
故答案为:
19. 参考实验设计方案如图:
【解析】把食用的芹菜放入稀释过的红墨水中,注意,茎菜有个特别地方这部分是它的叶脉不是茎。放置在阳光下,随着时间推移可以观察到叶脉由下往上开始变红,最终整个芹菜叶片全部变红。这个实验很好地证明叶脉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20. A—c;B—a;C—e;D—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