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8 20:29: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谧(mì)  
热忱(zhěn)  
殉职(xùn)  
拈轻怕重(niān)
B.派遣(qián)
泯灭(mǐn)
倔强(qiáng)
饥肠辘辘(lù)
C.纯粹(cuì)
休憩(qì)
勉强(qiǎng)
见异思迁(qiān)
D.惬意(xiá)
狭隘(yì)
佩服(pèi)
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率领   
悼念   
佣护   
麻木不人
B.鄙薄
廷安
肯求
毫不利己
C.扼要
讴歌
冷漠
自私自利
D.道谦
教训
极端
低级趣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①白求恩即使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与八路军伤病员同甘共苦。②在晋察冀后方医院里,白求恩是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医务人员。③为照顾他,晋察冀军区领导常送给他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香烟、罐头、饼干等食品,可白求恩每次都原封不动地送给八路军伤员。④党中央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⑤毛主席在给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⑥白求恩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
(1)第①句关联词用错,修改意见: 
。?
(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修改意见: 
。?
5.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使赞颂的感情更加热情洋溢,以此结尾,更有震撼力。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否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  
)
(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
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两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________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9.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10.下列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沉痛悼念之情。
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文中的记叙内容成了本文的事实论据。
C.?本文四个段落的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11.白求恩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某班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设置栏目】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3分)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2分)
①生平事迹简介
②感人情景再现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3分)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2分)
2.指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2分)
3.填空。(3分)
选文第一段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使用的论据是_________。?
4.选文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
5.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8分)
(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2)“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从修辞角度分析语句的作用。)(3分)
(3)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加点的语句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纪念白求恩
/
蔡 楠
枪炮声渐渐稀少,不久就停了下来。伤员不再抬来,6里以外的齐会战斗已经结束了。
诺尔曼·白求恩走出了真武庙。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八路军伤员。但他还是不敢休息,唯恐有新的伤员突然而至。他在真武庙的临时手术台上稍微打了个盹儿,就来到了屯庄村口。在4月早晨温暖的阳光下,他向着远方望去。如果战争顺利的话,他11月份就可以回到加拿大了。
尹闯夫妇就是这时候走进白求恩的视线的。那时候,尹闯牵着一头小毛驴,他媳妇背着筐头,手里牵着3岁的女儿。他们要到地里去。
白求恩突然跑过来,张开双臂就要抱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尹闯夫妇看到一个黄发碧眼、人高马大的洋人,一下愣住了。医疗队的翻译郎林赶紧过来解释,原来,敏感的外科医生白求恩看见了小女孩的豁嘴,想抱起她去给她做个整形手术。
手术很简单,也很顺利,没几天就拆药线了。尹闯拽着媳妇,给白求恩送去一篮子红枣和柿子。白求恩抓了一把红枣,香甜地吃了一个,把篮子递给了尹闯。白求恩说:“老乡,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不收礼物,给孩子治病是应该的,要谢就谢八路军吧!”
白求恩的这句话,改变了尹闯的一生。他想了一整夜,终于想出了一个感谢白求恩的最好办法。他参加了八路军,跟着贺龙的部队上了前线。尹闯走的那天,年轻的媳妇流着泪,抱着康复的女儿追了很远。
尹闯再次见到白求恩,是在涞源战场上。一场战事正在涞源与摩天岭之间的战线上展开。尹闯的腿被日本鬼子带毒的弹片穿透了。他昏昏沉沉地被抬到了一个小村子里。
很快他就上了手术室。手术室设在村子的木头戏台上。戏台前面挂着几幅白布,挡住了他的视线。一会儿,白布幔被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
“白大夫……”尹闯叫了一声,想坐起来。白求恩按住了他:“别动,你的伤很严重,要立刻手术。”
显然,白求恩没有认出他来。他开始给尹闯做手术。
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哨兵跑进了手术室,报告道:“敌人从我们后方过来了,要马上转移!”
白求恩头也没抬:“做完手术再走。”
一发炮弹落在了戏台旁边,白布幔被撕扯去了一片。
“该死!”白求恩大声骂了出来,助手们都飞快地转过身来。但见他做了一个手势:“没什么,我刚才把手指划破了。”他举起了没戴手套的左手,浸到了旁边的碘酒溶液里,然后又继续给尹闯做手术。
尹闯抬起头,声音微弱地说:“白大夫,你撤吧,我不要你因为我不走!”
白求恩轻轻地把他的头按了下去:“这是医生的事情,如果手术停下来,你这条腿就要完了!”
尹闯说:“白大夫,你可是救了我们一家人啊!”
白求恩没有听见。尹闯的泪水在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中肆无忌惮地滚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白求恩因给八路军战士做手术划破手指,不幸感染,患了败血症,在唐县逝世。那是1939年11月12日5时20分,是他原定回国的日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不知道了。那个被白求恩治好腿伤的八路军战士尹闯,重返抗日战场。打走日本人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全国解放以后,解甲归田。回村后,他带领媳妇女儿,在河间屯庄真武庙前,跪了整整一天,然后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开始募捐。
一年后,尹闯请人建起了白求恩手术室纪念馆。按照自己的印象,塑了一个白求恩雕像。尹闯就在纪念馆内,盖了一间小房,常年守护在那里。
1995年,尹闯病逝。政府对纪念馆进行整修,将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就掩映在绿树环抱的屯庄内。
1.白求恩为尹闯一家人做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体会选文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肆无忌惮”的表达效果。(2分)
3.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典型,请你任选一处,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不少于100字。(4分)
三、小练笔(10分)
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终得大唐盛世太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纪念白求恩》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静谧(mì)  
热忱(zhěn)  
殉职(xùn)  
拈轻怕重(niān)
B.派遣(qián)
泯灭(mǐn)
倔强(qiáng)
饥肠辘辘(lù)
C.纯粹(cuì)
休憩(qì)
勉强(qiǎng)
见异思迁(qiān)
D.惬意(xiá)
狭隘(yì)
佩服(pèi)
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率领   
悼念   
佣护   
麻木不人
B.鄙薄
廷安
肯求
毫不利己
C.扼要
讴歌
冷漠
自私自利
D.道谦
教训
极端
低级趣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
解析:D项,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①白求恩即使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与八路军伤病员同甘共苦。②在晋察冀后方医院里,白求恩是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医务人员。③为照顾他,晋察冀军区领导常送给他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香烟、罐头、饼干等食品,可白求恩每次都原封不动地送给八路军伤员。④党中央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⑤毛主席在给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⑥白求恩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
(1)第①句关联词用错,修改意见: 
。?
(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修改意见: 
。?
答案:(1)应把“即使”改为“无论” (2)删去“食品”
(3)将句号放在引号内
5.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使赞颂的感情更加热情洋溢,以此结尾,更有震撼力。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否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  )
(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
答案:(1)抒情 (2)记叙 (3)议论 (4)议论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
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两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________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人杰地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答案:④②①③⑤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9.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10.下列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沉痛悼念之情。
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文中的记叙内容成了本文的事实论据。
C.?本文四个段落的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11.白求恩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某班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设置栏目】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3分)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2分)
①生平事迹简介
②感人情景再现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3分)
答案:(1)(示例)永远的丰碑;(示例)介绍白求恩大夫无私无畏的精神。
(2)③(示例)高尚精神传承④赞美诗文选粹
(3)(示例一)救死扶伤医术精湛,以身殉职品德高尚;
(示例二)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倾同志之情永垂不朽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2分)
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是为了强调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
2.指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2分)
“这”指代前文中的“一个外国人……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指代“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
解析: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来说应从上文去找。
3.填空。(3分)
选文第一段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使用的论据是_________。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例证法
事实论据???
解析:“白求恩同志……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事实论据???
4.选文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要性。
解析:作者利用对比手法,表现了白求恩的精神,目的是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
5.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8分)
(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经常见面的深深遗憾。
(2)“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从修辞角度分析语句的作用。)(3分)
运用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突出论点。
(3)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加点的语句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不能删除。“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表范围,说明白求恩的医术高明是在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公认的,假如删去,表述不严谨。这样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纪念白求恩
蔡 楠
枪炮声渐渐稀少,不久就停了下来。伤员不再抬来,6里以外的齐会战斗已经结束了。
诺尔曼·白求恩走出了真武庙。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八路军伤员。但他还是不敢休息,唯恐有新的伤员突然而至。他在真武庙的临时手术台上稍微打了个盹儿,就来到了屯庄村口。在4月早晨温暖的阳光下,他向着远方望去。如果战争顺利的话,他11月份就可以回到加拿大了。
尹闯夫妇就是这时候走进白求恩的视线的。那时候,尹闯牵着一头小毛驴,他媳妇背着筐头,手里牵着3岁的女儿。他们要到地里去。
白求恩突然跑过来,张开双臂就要抱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尹闯夫妇看到一个黄发碧眼、人高马大的洋人,一下愣住了。医疗队的翻译郎林赶紧过来解释,原来,敏感的外科医生白求恩看见了小女孩的豁嘴,想抱起她去给她做个整形手术。
手术很简单,也很顺利,没几天就拆药线了。尹闯拽着媳妇,给白求恩送去一篮子红枣和柿子。白求恩抓了一把红枣,香甜地吃了一个,把篮子递给了尹闯。白求恩说:“老乡,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不收礼物,给孩子治病是应该的,要谢就谢八路军吧!”
白求恩的这句话,改变了尹闯的一生。他想了一整夜,终于想出了一个感谢白求恩的最好办法。他参加了八路军,跟着贺龙的部队上了前线。尹闯走的那天,年轻的媳妇流着泪,抱着康复的女儿追了很远。
尹闯再次见到白求恩,是在涞源战场上。一场战事正在涞源与摩天岭之间的战线上展开。尹闯的腿被日本鬼子带毒的弹片穿透了。他昏昏沉沉地被抬到了一个小村子里。
很快他就上了手术室。手术室设在村子的木头戏台上。戏台前面挂着几幅白布,挡住了他的视线。一会儿,白布幔被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
“白大夫……”尹闯叫了一声,想坐起来。白求恩按住了他:“别动,你的伤很严重,要立刻手术。”
显然,白求恩没有认出他来。他开始给尹闯做手术。
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哨兵跑进了手术室,报告道:“敌人从我们后方过来了,要马上转移!”
白求恩头也没抬:“做完手术再走。”
一发炮弹落在了戏台旁边,白布幔被撕扯去了一片。
“该死!”白求恩大声骂了出来,助手们都飞快地转过身来。但见他做了一个手势:“没什么,我刚才把手指划破了。”他举起了没戴手套的左手,浸到了旁边的碘酒溶液里,然后又继续给尹闯做手术。
尹闯抬起头,声音微弱地说:“白大夫,你撤吧,我不要你因为我不走!”
白求恩轻轻地把他的头按了下去:“这是医生的事情,如果手术停下来,你这条腿就要完了!”
尹闯说:“白大夫,你可是救了我们一家人啊!”
白求恩没有听见。尹闯的泪水在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中肆无忌惮地滚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白求恩因给八路军战士做手术划破手指,不幸感染,患了败血症,在唐县逝世。那是1939年11月12日5时20分,是他原定回国的日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不知道了。那个被白求恩治好腿伤的八路军战士尹闯,重返抗日战场。打走日本人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全国解放以后,解甲归田。回村后,他带领媳妇女儿,在河间屯庄真武庙前,跪了整整一天,然后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开始募捐。
一年后,尹闯请人建起了白求恩手术室纪念馆。按照自己的印象,塑了一个白求恩雕像。尹闯就在纪念馆内,盖了一间小房,常年守护在那里。
1995年,尹闯病逝。政府对纪念馆进行整修,将其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就掩映在绿树环抱的屯庄内。
1.白求恩为尹闯一家人做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体会选文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肆无忌惮”的表达效果。(2分)
3.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典型,请你任选一处,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不少于100字。(4分)
答案:
1.白求恩为尹闯的女儿做了豁嘴的整形手术;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为尹闯在战场上受伤的腿做手术。
2.“肆无忌惮”写出了尹闯泪水横流的情状,从侧面烘托出白求恩大夫的伟大。
3.示例:“举起了没戴手套的左手,浸到了旁边的碘酒溶液里,然后又继续给尹闯做手术”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了白求恩对于划破的手不以为意,只是做了简单的消毒,就又投入到手术中去,表现了白求恩专注于救死扶伤,置生死于不顾的高贵品质。
三、小练笔(10分)
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终得大唐盛世太平。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