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4 识别物体(物体的形状)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4 识别物体(物体的形状)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9 10: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课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四单元“物体的形状”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滚一滚”、“画一画”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不要求学生能非常准确地表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物体的形状》这部分内容的是入学才三个多月的孩子,课堂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这部分内容前,我对所教两个班级的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我在学生面前出示了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牙膏盒(长方体)、魔方(正方体)、茶叶罐(圆柱),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结果有49%的学生说出了平面图形的名称,33%的学生能说出一种或两种物体的名称,18%的学生能说出四种物体的名称。这是学生的认知起点。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本节课的任务设计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从经验出发,初步感知——“分一分”
此环节为课题引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并让他们将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因为之前已学过分类的知识,小朋友们很容易想到按颜色分或按大小分。当然,也有的小朋友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尝试着按形状分,但此时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能只是按照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来分类。小组操作之后,我选取了按形状分的一组,让该组成员说说自己分类的依据,然后提出问题:“他们这样按形状分究竟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物体的形状》。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
在课的开始设计这样一个操作性任务,其实是运用了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以往对图形的初步认识应用到了这个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此项任务的情况对学生的认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新知的学习。
2. 整体感知,内化吸收——“摸一摸”
在分别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的名称和特征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齐心合力”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对四种形状的特征进行整体感知,以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游戏是这样设计的:两人一组,一人蒙眼,一人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正确拿出来并递给蒙眼同学,让他根据自己的触觉感觉出正确地图形。整个游戏环节,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小朋友们的思维也异常的活跃,玩的同时也深化了对物体形状的认识。小朋友在拿和摸的时候同时都在动脑,蒙眼同学他们脑中会闪现出一个个不同物体的形状。在这里有一个层次性挑战:特殊长方体的认识:有两个相对面大小相等长方体。通过触觉、视觉感受到这种长方体所具有的特殊的地方,让能理解的学生认识特殊长方体,让学困生知道长方体还有不一样的,如本节课无法正确识别,也没关系,在二年级时还会具体讲解。
动手实验,综合运用——“搭一搭”
通过动手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发现要使作品稳定地站立着,不能用到“球”,因为球是能滚动的,具有不稳定性。再经过进一步实验,探究出圆柱体也能滚动,而且两者滚动的方式还不同。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用两个游戏来提升这节课的思维含量。一个是“谁是小偷”。通过小偷留下的脚印:一个正方形,让孩子们猜猜小偷是套在什么物体里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进一步复习巩固对特殊长方体的认识。而用人体来搭建自己喜欢的物体是将物体的特性不但记住了,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