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共22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共22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9 11:25:35

内容文字预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授课过程:
1、
情境导入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
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释题并简介作者
二、释题并简介作者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授监察御史。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三、读美文
阅读提示:
1、读准字音、句读(jù
dòu)。
2、读出韵味。找出韵脚,将韵脚读准读清读亮。
3、读出轻重缓急。通过语气的变化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语意变化。
4、读熟达到背诵。
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进行朗读,达到“准读---精读---赏读----背读”的目的。
四、通文意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译课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
五、析主旨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分析文章主旨。
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讨论明确: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讨论明确: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4、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讨论明确: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圣贤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5、
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结尾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作者只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略去了前半句,而语意却在全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6、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明确: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7、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明确:托物言志
补充: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本课总结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七、诵美文
流利地背诵全文。
八、评测练习(共22张PPT)
课题:
《陋室铭》
学科:


年级:
七年级下册
版本:
人教版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
刘禹锡
诗豪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曾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而被贬为地方官。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要求:读准音,
读准节奏。
一读:准
朗读建议
1、读准字音、句读(jù
dòu)。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
2、读出韵味。找出韵脚,
将韵脚读准读清读亮。
3、读出轻重缓急。通过语
气的变化把握作者的情感
和语意变化。
4、读熟达到背诵。
准读---精读---赏读----背读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g

tái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通文意,
析主旨。
二读:通
德馨
(品德高尚的“我”)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类比



陋室
2、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室不陋
景(景色之雅)——环境优美
人(交往之雅)——交友高雅
事(情趣之雅)——情趣高雅
4、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杨雄有何作用?
明确: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抱负,以此类比,证明“陋室”不陋。
5、“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画龙点睛,总结全文,再次证明“陋室不陋”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以君子自况,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7、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陋室铭
设喻引题




类比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清幽景)
生活情趣(高雅事)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交友高雅(不俗人)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君子之德)
三诵:当堂背诵
流利地背诵全文。〈〈陋室铭〉〉评测练习
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你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写下来吧: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4、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5、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是一种
的写法。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这些是实写,虚写的句子是: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7、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云”有何作用?
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请概括。这些是写“陋室”的“陋”吗?
这是一种
的写法。
9、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联系全文可看出作者借“
”赞扬“
”(各填一个词语),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四)拓展训练
(C级)相信自己,我能过关斩将。
10、请举出古诗文中托物言志的例子。
11、仿照课文开头两名反向立意的写法写几个句子。
例:家不在大,有情才浓。钱不在多,节约才行。
12、列举你所知道的与作者追求相似的人。
13、你还能提出出那些问题。(至少两个)
1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这些是实写,虚写的句子是: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