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邯郸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
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记忆与实录之间,固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学创作与历史著述,其对于真实性的界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一一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
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到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解读,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
B.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加入新的元素,从关心文化的整体发展,到关心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挖掘。
C.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
D.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自身的城市经验,也要面对被传统塑造了的城市经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城市文学,可以借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数据、图表进行科学论证,但并非必需,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对“人”的关切。
B.传说明朝营建新都时,刘伯温为制服恶龙,将北京城设计成八臂哪吒的形状,这可以作为解读北京的素材,应该为研究者珍视。
C.城市文学研究不应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
D.青年一代作家生活在城市之中,出于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作品、像传统一般诅咒城市,已经不再可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文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
A.张岱《陶庵梦忆》
B.陶渊明《桃花源记》
C.老舍《骆驼祥子》
D.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到了将“记忆”“想象”带入城市研究具有哪些作用?
(5)请根据材料内容,说一说城市学与城市文学研究的关系。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桥跨黄金城——记布拉格
余光中
布拉格堡一探,犹未尽兴。隔一日,我们去黄金巷。那是一条令人怀古的砖道长巷,在堡之东北隅,一端可通古时囚人的达利波塔,另一端可通白塔。巷的南边是伯尔格瑞夫宣,北边是碉堡的石壁,古时厚达一公尺。壁垒既峻,宫墙又高,黄金巷蜷在其间,有如狭谷,一排矮小的街屋,盖着瓦顶,就势贴靠在厚实的堡壁上。十六世纪以后,住在这一排陋屋里的,是号称神枪手的炮兵,后来金匠、裁缝之类也来此开铺。相传在鲁道夫二世之前,这巷里开的都是炼金店,所以叫作黄金巷。
如今这些矮屋,有的漆成土红色,有的漆成淡黄、浅灰,蜷缩在斜覆的红瓦屋顶下,令人产生幻觉,怎么走进童话的插图里来了?这条巷子只有一百三十公尺长,走过窄处,张臂几乎可以触到两边的墙壁,加以屋矮门低,墙壁的颜色又涂得稚气可掬,乃令人觉其可亲可爱,又有点不太现实。进了门去,更是屋小如舟,只要人多了一点,就会摩肩接踵,又仿佛是挤在电梯间里。
炮兵和金匠当然都不见了。兴奋的游客探头探脑,进出于迷你的玩具店、水晶店、书店、咖啡馆,总不免买些小纪念品回去。最吸引人的一家在浅绿色的墙上钉了一块细长的铜牌,上刻“佛朗慈·卡夫卡屋”,里面是一间极小的书店,除了陈列一些卡夫卡的图片说明,就是卖书了。我用七十克朗买到一张布拉格的“漫画地图”,十分得意。
“漫画地图”是我给取的绰号,因为正规地图原有的抽象符号,都用漫画的笔法,简要明快地绘成生动的具象:其结果是地形与方位保持了常态,但建筑与行人、街道与广场的比例,却自由缩放,别有谐趣。
黄金巷快到尽头时,有一段变得更窄,下面是灰色的石砖古道,上面是苍白的一线阴天,两侧是削面而起的墙壁,纵横着斑驳的沧桑。行人走过,步声跫然,隐蔽之中别有一种隔世之感。这时光隧道通向一个空落落的天井,三面围着铁灰的厚墙,只有几扇封死了的高窗。显然,这就是古堡的尽头了。
寒冷的岑寂中,我们围坐在一柄夏天的凉伞下。南边的石城墙上嵌着两扇木门,灰褐而斑驳,也是封死了的。门上的铜环,上一次是谁来叩响的呢,问满院的寂寞,所有的顽石都不肯回答。我们就那么坐着,似乎在倾听六百年古堡隐隐的耳语,在诉说一个灰颓的故事。若是深夜在此,查理四世的鬼魂一声咳嗽,整座空城该都有回声。而透过窄巷,仍可窥见那一头的游客来往不绝,恍若隔了一世。
凡爱好文学的读者都知道,卡夫卡,悲哀的犹太天才,也是在此地诞生、写作,度过他一生短暂的岁月。
今日留居在布拉格的犹太人,已经不多了。曾经,他们有功于发展黄金城的经济与文化,但是往往赢不到当地捷克人的友谊。最狠的当然还是希特勒。
卡夫卡是诞生于布拉格的德语作家,犹太裔的卡夫卡始终突不破自己的困境,注定要不快乐一生。身为犹太种,他成为反犹太的对象。来自德语家庭,他得承受捷克人民的敌视。父亲是殷商,他又不见容于无产阶级。另一层不快则由于厌恨自己的职业:他在“劳工意外保险协会”一连做了十四年的公务员,也难怪他对官僚制度的荒谬着墨尤多。
此外,一直压迫着他、使他的人格扭曲变形的,是他那独断的父亲。紧张的家庭生活,强烈的宗教疑问,不断折磨着他。这苦闷而焦虑的心灵在昼魇里徘徊梦游,一生都自困于布拉格的迷宫,直到末年,才因肺病死于维也纳近郊的疗养院。
生前他发表的作品太少,临终时,他嘱友人布洛德将他的遗稿一烧了之。幸而布洛德不但不听他的,反而将那些杰作都编妥印出。
布拉格,美丽而悲哀的黄金城,其犹太经验尤其可哀。这金碧辉煌的文化古都,到处都听得见卡夫卡咳嗽的回声。最富于市井风味历史趣味的老城广场,有一座十八世纪洛可可式的金斯基宫,卡夫卡就在里面的德文学校读过书。广场的对面,有卡夫卡艺廊。犹太区的入口处,梅索街五号有卡夫卡的雕像。许多书店的橱窗里都摆着他的书,挂着他的画像。
画中的卡夫卡浓眉大眼,忧郁的眼神满含焦灼,那一对瞳仁正是高高的狱窗,深囚的灵魂就攀在窗口向外窥探。黑发蓄成平头、低压在额头上。招风的大耳朵突出于两侧,警醒得似乎在收听什么可疑、可惊的动静。挺直的鼻梁,轮廓刚劲地从眉心削落下来,被丰满而富感性的嘴唇托个正着。
布拉格的迷宫把彷徨的卡夫卡困成了一场恶梦,最后这恶梦却回过头来,为这座黄金城加上了桂冠。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黄金巷”名字的由来,旨在表现布拉格这座城市有着童话般的色彩,稚气可掬,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B.作者买了一幅布拉格的“漫画地图”,感到很得意,这幅地图用漫画的笔法替代了抽象的符号,并且在比例方面缩放自由,生动而别有谐趣。
C.卡夫卡是诞生于布拉格的作家,他痛苦压抑的一生及其伟大的文学成就,成为布拉格这座美丽而悲哀的黄金城的代表之一。
D.作者选择“黄金巷”和“卡夫卡”来表现布拉格,既写出了其外在的灵动可爱,又写出了其悠久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可谓以点带面,巧妙而富有深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兴奋的游客探头探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客们置身黄金巷时的新鲜好奇,并从侧面表现出黄金巷的独特魅力。
B.作者坐在古堡的尽头冥想,感觉恍若隔世,与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文章用卡夫卡生前在布拉格的困境与今天他的画像遍布布拉格书店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布拉格人不能公正对待犹太人的讽刺与批判。
D.本文写布拉格时,在客观表现的同时穿插了许多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使这座客观存在的城市具有了鲜明的个性色彩,从而更具魅力。
(3)作者写布拉格,却着重笔墨描写了画中卡夫卡的形象,对此你如何理解?
(4)陈平原认为“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在阅读了余光中的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余光中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解读布拉格的呢?请结合相关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白敏中字用晦,少孤,承学诸兄。武宗雅闻居易(白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时,居易足病废,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①不任事,即荐敏中文词类其兄而有器识。即日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
宣宗立,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德裕著书亦言“惟以怨报德为不可测”,盖斥敏中云。历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员外,凡五年十三迁。
崔铉辅政,欲专任,患敏中居右。会党项数寇边,铉言宜得大臣镇抚,天子向其言,故敏中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招抚、制置使。初,帝爱万寿公主,欲下嫁士人。时郑颢擢进士第,有阀阅?②,敏中以充选。颢与卢氏婚,将授室而罢,衔之。敏中自以居外,畏颢谗,自诉于帝。帝曰:“朕知久矣。若用颢言,庸相任耶?”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及行,帝御安福楼以饯,颁玺书谕慰,赐通天带,卫以神策兵,开府辟士,礼如裴度讨淮西时。次宁州,诸将已破羌贼,敏中即说谕其众,皆愿弃兵为业。乃自南山并河按屯保,回绕千里。又规萧关通灵威路,使为耕战具。逾年,检校司徒,徙剑南西川,增骡军,完创关壁。治蜀五年,有劳,加兼太子太师,徙荆南。
懿宗立,召拜司徒、门下侍郎,还平章事。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书闻,帝怒,斥谱阳翟令。未几,加敏中中书令。
咸通二年,南蛮扰边,召敏中入议,许挟扶升殿。固求免,乃出为凤翔节度使。三奏愿归守坟墓,除东都留守,不敢拜,许以太傅致仕。诏书未至,卒,册赠太尉。博士曹邺责其病不坚退,且逐谏臣,举怙威肆行,谥曰丑。
(有删改)
【注】①苶(nié):精神不振。②阀阅:门第、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B.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C.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D.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翰林,古代官名。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
B.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
C.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退休,相似的说法还有“乞骸骨”“乞身”“致政”“下车”“休致”等。
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册,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白敏中文辞出众,深得赏识。在白居易患足病不堪任职时,经李德裕推荐,白敏中当日就被任命为知制诰,入翰林院为学士。
B.白敏中受人排挤,遭人怨恨。崔铉担心敏中位居己上,建言天子派人镇抚边疆;郑颢因被敏中充选驸马而怀恨在心。
C.白敏中破羌有功,治边有方。他亲率诸将攻破羌贼,劝说他们弃兵为业,并“按屯保”,规划道路,增加骡子军,修缮城墙。
D.白敏中仕途顺利,深受宠信。他曾五年内十三次升迁。皇上信任他,不听信郑颢的进言,不接受王谱让敏中退职的谏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
②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
(5)白敏中谥号为“丑”,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三、古诗词鉴赏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 ? )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的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四、默写题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化用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之句,侧面烘托箫声之动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时空结合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思家之痛。
五、综合读写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
③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①_______________,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②_______________!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1)文中第①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7. 下面是一篇征文启事的正文,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更得体流畅。
①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②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③为配合湖南新世纪出版社“著名文化网站丛书”中的《新世纪中国(青春卷)》,④本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止开展“‘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⑤要求这四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一起思考的各位作者、读者和网友等新老朋友撰文投稿,⑥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
?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2020年5月18日宣布,将在该市唐人街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中设澳洲华人博物馆。据介绍,博物馆将收藏相关书籍和期刊,设立美术和图片展区,提供常设展览和巡回展览等。博物馆还设有工作室,方便举行艺术活动和艺术家驻地创作。这个博物馆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华人怎样在澳大利亚立足和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发掘、保存、展示和弘扬在澳华人的历史和文化。
六、写作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邯郸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D
C
B
(4)①把“记忆”“想象”带进城市研究,就是把人的主观情感和想象力带入,这样才能发现城市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看到城市的既古老又新鲜的样子。
②“记忆”既是对历史的客观承载,又在遗忘、误解的同时对城市的历史有着再创造,对这种都市“想象”的解读丰富了城市的形象,延续了人类的精神。
(5)①城市学是一门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有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的学科。
②城市文学研究对象是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对此的描述与阐释有助于理解被文学想象塑造的城市。
③城市文学研究应作为城市学的子题。
2.
【答案】
A
C
(3)①描写卡夫卡的画像,旨在表现出卡夫卡抑郁、感性、痛苦、纠结的性格。
②布拉格独特的人文环境虽然带给卡夫卡痛苦,却也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③卡夫卡的成就反过来又让布拉格更加辉煌,成为今天布拉格的骄傲。
④作者如此着墨,旨在突出布拉格的文化底蕴。
(4)示例:余光中是从“文学中的城市”这一角度来解读布拉格的。“文学中的城市”,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等内容,本文着重写了在这里诞生的名作家卡夫卡的生平、代表作及其今天在这个城市中的巨大影响:到处挂着的他的画像,与他有关的历史建筑遗存等。更写出了卡夫卡带给这座城市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种哀伤凝重的氛围。
二、文言文阅读
3.
【答案】
C
C
C
(4)①(皇帝)环视左右,取出一盒书信,打开来(给他)看,都是郑颢上呈的奏章,白敏中这才心安。
②(白敏中)好几个月因脚有病不能履职进见,坚决请求辞去官职,不被准许,宫中派出的使者去慰问他,让他在偏殿对答,不用跪拜。
(5)①极力诋毁李德裕,以怨报德。
②破坏郑颢与卢氏的婚事。
③有病之后不坚决请求退职,驱逐谏臣,依仗威势肆意妄为。
三、古诗词鉴赏
4.
【答案】
D
(2)乐趣: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表现: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将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饮、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尽情地表现出来。
四、默写题
5.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五、综合读写
6.
【答案】
B
(2)①原文“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句式整齐,构成工整的排比句,加强了语气语势。
②原文突出了北平秋天水果种类丰富,各类水果本身的品类样式之多,起到了强调作用。
③“各种各样”反复出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3)①都摆列得那么好看
②他们还会唱呢
7.
【答案】
序号③,句末加上“的出版工作”;
序号④,“‘新世纪中国’与我”前加“以”;
序号⑤,“要求”改成“诚邀”或“欢迎”;
序号⑥,“恳请”改成“恳切”。
8.
【答案】
2020年5月18日,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宣布,将在唐人街设立澳洲华人博物馆,意在发掘、保存、展示和弘扬在澳华人的历史和文化。
六、写作
9.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