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凹陷的保鲜膜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凹陷的保鲜膜 课件+教案+课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09 11:05:5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2.凹陷的保鲜膜
冷与热
新知导入
咦,碗从冰箱刚拿出来,上面的保鲜膜怎么凹陷下去了?
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1.可能是冷藏后碗里的空气体积变小了?
2.可能保鲜膜被冻变形了?
3……
新知讲解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
针筒、软塞、冰……
实验步骤:
1.在针筒里面吸入一些空气。
2.用软塞将针筒的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3.将针筒放入冰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实验名称
实验前
试验后
我的发现
空气遇冷实验
活塞位置在(
)cm处
活塞位置在(
)cm处
活塞(
),空气遇冷体积变(

水遇冷实验
液柱高(
)cm
液柱高(
)cm
液柱(
),水遇冷体积变(

铜环遇冷实验
(
)通过铜环
(
)通过铜环
铜环遇冷体积变(

实验记录表
新知讲解
空气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水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水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铜环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铜环遇冷实验:
新知讲解
实验名称
实验前
试验后
我的发现
空气遇冷实验
活塞位置在(
10
)cm处
活塞位置在(
9
)cm处
活塞(下降),空气遇冷体积变(


水遇冷实验
液柱高(
15
)cm
液柱高(
14
)cm
液柱(下降),水遇冷体积变(


铜环遇冷实验
(不能)通过铜环
(

)通过铜环
铜环遇冷体积变(


实验记录表
得出结论
1.活塞下降,证明空气遇冷体积变小了。
2.液柱下降,证明水遇冷体积变小了。
3.铜球不能穿过铜环,证明铜环遇冷体积变小了。
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出结论。
得出结论
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拓展活动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2《凹陷的保鲜膜》教学设计
课题
3.2凹陷的保鲜膜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分析
教材第一部分仍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保鲜膜凹陷的原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验证实验的环节已有了解,教师应强化该方法和步骤,继续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作出解释。第二部分是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上节课“热胀”的学习,学生较容易利用逆向思维模仿设计出本节课“冷缩”的实验方案。第三部分教材给出了详细的图解步骤,旨在引导学生操作及观察。通过上节课的实操经验,学生已知晓操作细节及如何依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结论,因此,该部分重在观察记录。第四部分教材给出了得出结论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出结论。教师可再给出更多的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让学生进行证据的整理,从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1.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比较实验现象,并用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得出实验结论。2.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后体积会收缩。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感受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重、难点
知道物体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针筒、冰水、烧杯
;烧瓶;铜球、铜环(小一号和大一号),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提出假设
师:碗从冰箱刚拿出来,上面的保鲜膜怎么凹陷下去了?生1:可能是冷藏后碗里的空气体积变小了。生2:可能保鲜膜被冻变形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假设。
让学生进行猜想假设。
2.设计实验
师:请三位学生来分享他的实验方案。生1:我负责设计“空气遇冷实验”。我将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针筒、软塞、冰水、烧杯。实验步骤,和上节课一样,首先用针筒吸入10毫升的空气;然后用软塞堵住出气孔;最后将针筒放入冰水中,观察针筒活塞的变化。生2:我负责设计“水遇冷实验”。我用的实验材料有烧瓶、冰水、烧杯。实验步骤是,先观察标记原玻璃管的液面高度;然后将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及时做好记录。生3:我负责设计“铜球遇冷是否会收缩的实验”。我将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球、铜环、冷水、烧杯。实验的第一步是尝试将铜球穿过大号和小号的铜环,观察是否能穿过,记录现象;第二步,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冻一小会儿;第三步,再尝试铜球能否穿过两个铜环,记录现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方案:“铜球遇冷是否会收缩的实验”、“空气遇冷实验”、“水遇冷实验”。
做实验前要设计好实验。
3.实验操作
师:这三个方案还有什么疑问吗?注意实验的时候耐心等待,放入冰水的时长应不少于五分钟。还要注意双手不要长时间接触冰水,以免冻伤。现在开始实验。(学生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实验。
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
4.汇报分享
师:通过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呢?(PPT给出句式:在______实验中,我发现______,从而推断______。)生1:在“空气遇冷实验”中,我发现一开始活塞处于10的位置,在冰水里放一会后就慢慢的走到了9的位置。从而推断,空气遇冷后会压缩。生2:在“空气遇冷实验”中,我们一开始的活塞位置是15,冷冻后变成了14,至压缩了1格。师:其他小组的数据呢?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不一样。生3:有可能是一开始的刻度位置不一样。生4:可是只需要看压缩了几格就可以了,和起始位置无关。我觉得可能是针筒放入冰水的时间不一样。师:我们虽然大家的数据略有不同,但这些数据变化能说明什么共同问题?生:针筒里面的空间都变小了。师:通过这个实验现象,把实验结果与研究的问题相联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空气遇冷后会收缩。师:看来你们已经掌握得出结论的小技巧了,最后两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1:在“水遇冷实验”中,我发现放入冰水里,玻璃管的液面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认为水遇冷没变化。生2:我们观察到的是有变化的。我们一开始就在初始液面做上了标记,后来把烧瓶放入冰水一段时间,发现液面最后下降了,液面位于标记的下方。师:这里得出了两个不同的实验结果,一个说有下降,另一个说没有下降。其他同学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生3:我和第二个同学的发现一致,我们将烧瓶和针筒同时放进冰水里,也做了标记,他们都是下降的,但只有一点点,不做标记根本看不出来。生4:我们组发现也是下降的。生5:……师:看来有时候仅有一两组数据不容易得出科学的结论,往往需要多组或者多次的实验才能让我们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更加接近事实。生4:我们一开始就假设空气、水、铜球遇冷会收缩,所以我们同时将这三样器材放进冰水里,实验证明它们都会收缩。
学生根据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听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
生:我们发现空气、水、铜球加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师:你们真是了不起!通过自己比较、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遇冷会收缩。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拓展应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例子呢?
学生进行思考,生活中热胀冷缩的例子。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探究实验的大致流程,并熟悉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后面的研讨,由于是三个实验同时进行,存在同质比较和异质比较,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会比较多元,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个对各种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再通过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题
2.凹陷的保鲜膜
第三单元
冷与热
一、填空。
1.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
遇冷时体积会(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
2.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
)的性质。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膨胀
收缩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液体热胀冷缩
二、我会选。
1.下列现象可以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的是(
)。A.用力将钢尺压弯
B.冰化成水
C.装在瓶子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C
2.下列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冷胀原理产生的是(
)。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淹没土地
3.把开水倒人水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面会(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A
A
4.用镊子夹住一块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把这块石头浸人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人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到石头会(
)。
A.膨胀
B.缩小
C.裂开变成更小的石块
C
三、判断对错。
1.水结冰后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
)
2.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
)
3.我们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空气遇冷会收缩。(


×

4.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5.岩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