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冲刺附答案第三章 声(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冲刺附答案第三章 声(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9 22: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声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2.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下列声音中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B. 车辆鸣喇叭的声音
C. 建筑高楼大厦的打桩的声音 D. 清晨窗外小鸟的叫声

3. 在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探究中,用了实验和推理的方法的是 ?
A.
固体能否传声
B.
真空能否传声
C.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 从声音强弱的角度看,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是 ?
A. 绝对无声的环境 B. 90dB 以上的环境
C. 70?90?dB 的环境 D. 30?40?dB 的环境

5.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6.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7.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 C 调 1(do)的波形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三者都是乐音的波形 B. 三者都是噪声的波形
C. 三者的频率相同 D. 三者的响度相同

8. 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从中我们可知 ?

A. 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
C. 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D. 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9. 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 钟声的回音 B. 大钟还在振动
C.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 声音的反射
C. 固体不能传声 D. 利用回声升高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6分)
11. 声波可以传递 ?,也可以传递 ?。

12.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图中数字的含义是 ?.这样的噪声 ?(填“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在深夜时,路上行驶的汽车、摩托车很少,显示装置示数会 ?.(填“减少”、“增大”或“不变”)


13. 物体 ?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符号是 ?。频率越高,表示物体振动 ?(选填“越快”或“越慢”),周期越短的振动频率 ?(选填“越高”或“越低”)。用七只相同的水杯,通过装不同适当深度的水,就能够演奏出音阶。那么,音调最高的杯子中装入的水 ?(选填“最多”或“最少”)。

14.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15. 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声音的 ?,响度大小与 ?和 ?有关。

16.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时,人耳能把原声跟回声区别开。如果某人能听到回声,则他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 ?m。(声速为 340?m/s)

17.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消除和减弱噪声对我们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属于消声的是 ?,属于隔声的是 ?,属于吸声的是 ?。
(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噪声严重的工厂
(2)一些娱乐场所的舞厅、练歌房安装隔音板
(3)在市区禁止或在指定区域限放烟花爆竹
(4)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和商贩叫卖
(5)市内环绕的高架路安装隔音板
(6)在学校及住宅小区的周围植树造林
(7)王聪同学听到邻居家有吵闹声’影响学习,他除关上门窗外又放下窗帘

18.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 102?m,且距离墙壁为 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 s。(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7分)
19. 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20. 现在手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不会干扰他人,听音效果也更真实,但是长时间戴耳机会对听力产生危害。请以 3?5 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做一个“常戴耳机对听力的危害”的研究报告。小贴士:可以对常使用耳机的同学进行关于听力变化的调查,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1. 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的呜呜的响声,但夏天听不到了,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7分)
22. 某大桥全长 6800?m,有一列车长 200?m,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2)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
(3)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23. 某司机驾驶汽车穿过山洞后以 54?km/h 的速度向远离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 4?s 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此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24.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单位:m?s-1)
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C)331冰3230空气(15?C)340铜3750煤油(25?C)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 884?m 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间隔 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 15?C)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D
3. B
4. D
5. A
6. B
【解析】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戴耳机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B
【解析】如图可知,三幅图中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三者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三者波形是规则的,故都是乐音的波形.只有选项B不正确.
8. C
【解析】超声波也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说法不正确;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听不到,B选项说法不正确;
飞机上的黑匣子发出超声波,主要是传递信息,C选项说法正确;
超声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1500?m/s 左右,D选项说法不正确。
9. B
【解析】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
10. B
【解析】由于回音壁的墙体特殊构造,易于声音的反射,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所以会形成某人在 A 点小声说话,原声(通过空气传播)和墙壁反射的声波(经墙面一次或多次反射)传递到离 A 点较远的 B 处时,那里的人也可以清晰的听到的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11. 信息;能量
12. 58.6 分贝;不会;减小
【解析】据噪声显示装置能看出,此时的噪声是 58.6 分贝,由于该数值不超过 70 分贝,故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在深夜时,路上行驶的汽车、摩托车很少,噪声减小,显示装置示数会减小.
13. 每秒振动的次数;赫兹;Hz;越快;越高;最少
14. 振动;转换法
【解析】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15. 大小(或响亮程度);发声体的振幅;人耳到声源的距离
16. 17
【解析】回声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若回声与原声间隔时间为 0.1?s,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是 0.1?s,声速为 340?m/s,则声音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vt=340?m/s×0.1?s=34?m。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声波“走”了个来回,所以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应为 17?m。
17. (1)、(3)、(4);(2)、(5)、(7);(6)
18. 0.2
第三部分
19. 要减弱噪声,可将实际情况与减弱噪声的三个办法相结合,采取以下方法:①请邻居把音乐声调小;②关闭门窗;③戴耳罩。
20. 本题为长期实践题,建议与学校其他实践活动相整合进行,成果以小论文或 PPT 形式交流展示,评价重在学生的参与过程。本题应在这一节的第 1 课时布置。
21. 冬天,电线受冷收缩绷紧,风吹时,振动快,音调高,发出呜呜声;夏天,温度高,电线松,风吹时,振动慢,音调低,不发出呜呜声。
【解析】拉紧的电线可以看做是弦乐器上的弦。因为弦乐器上同一根弦音调高低即弦振动快慢与弦的松紧有关,弦越松,音调越低。
第四部分
22. (1) 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350?s
【解析】列车过桥时通过的距离为 s=6800?m+200?m=7000?m,v=72?km/h=20?m/s
∵??v=st,
∴?? 列车过桥的时间为 t=sv=7000?m20?m/s=350?s
??????(2) 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为 330?s
【解析】 ∵??v=st,
∴?? 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 t1=s桥-s车v=6800?m-200?m20?m/s=330?s
??????(3) 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340?s
【解析】 ∵??v=st,
∴?? 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t2=s桥v=6800?m20?m/s=340?s
23. 710?m
【解析】54?km/h=15?m/s,
汽车在 4?s 内行驶的距离为 s1=v1t=15?m/s×4?s=60?m,
鸣笛声在 4?s 内传播的总路程 s2=v2t=340?m/s×4?s=1360?m,
司机听到鸣笛时离山的距离为 s=s1+s22=60?m+1360?m2=710?m。
24. (1) ①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②通常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大。(合理均可)
??????(2) 5200?m/s;查表可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解析】t1=sv1=884?m÷340?m/s=2.6?s,
t2=t1-Δt=2.6?s-2.43?s=0.17?s,
v2=st2=884?m÷0.17?s=5200?m/s。
查表可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