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卷附答案第三章 声(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卷附答案第三章 声(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9 22: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2.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下列声音中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B.
车辆鸣喇叭的声音
C.
建筑高楼大厦的打桩的声音
D.
清晨窗外小鸟的叫声
3.
如图所示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4.
从声音强弱的角度看,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是
?
A.
绝对无声的环境
B.
以上的环境
C.
的环境
D.
的环境
5.
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频率
6.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7.
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A.
B.
C.
D.
8.
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波击碎结石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
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
万千米
9.
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
A.
固体是否能传播声波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回声是怎么形成的
D.
声波传播的快慢
10.
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音调不同
B.
声音被多次反射
C.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6分)
11.
声音既可以传递
?,也可以传递
?。
12.
我市有的路上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这个数字后面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增大”或“减小”)。
13.
男同学说话的声音比女同学的“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选填“快”或“慢”)。
14.
喇叭在“唱歌”时,可看到洒在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15.
当鼓手敲鼓时,加大力度则振幅
?,响度
?。离鼓远、近不同的听众对响度的感觉不一样,这说明响度还跟
?有关。
16.
2015年2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
点大喊一声,经过
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
,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17.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正在复习功课的小明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
处减弱噪声。
18.
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请你根据物理规律合理设想两个生活中的相关情景:
()
?;
()
?。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7分)
19.
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治理噪声?请至少写出
条。
20.
现在手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不会干扰他人,听音效果也更真实,但是长时间戴耳机会对听力产生危害。请以
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做一个“常戴耳机对听力的危害”的研究报告。小贴士:可以对常使用耳机的同学进行关于听力变化的调查,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1.
如图所示,取
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至右将杯子排列在桌面上,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一只杯子,比较它们发声频率的高低,仔细调节每只杯子中的盛水量,你发现了什么?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7分)
22.
苏州高新区将建设
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为
多公里。
号线于


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号线全长
公里。
号线首末站为狮子山站、龙康路站,正常行驶大约需要时间
小时。求:
(1)电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若从狮子山站到新区公园站,电车运行的时间大约是
分钟,则两站之间的轨道长度大约是多少?
23.
一辆汽车在以速度为
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第一次鸣笛
后听到回声,汽车继续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司机第二次鸣笛并在
后听到回声。求司机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24.
百米赛跑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之后再按秒表计时,若记录的运动员成绩是
秒,空气中声速是
米/秒,则记录的运动员成绩与实际成绩相比是好了还是差了?实际成绩是多少?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D
3.
D
4.
D
5.
B
6.
C
【解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与实际情况,故A错误;
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与实际的,故B错误;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7.
C
【解析】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选项A、B、D三种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只有选项C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8.
B
【解析】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除去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播能量;故A不正确;
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C不正确;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里面传播,而地球和月球之间大部分都是真空,所以超声波无法完成这个工作,故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9.
B
【解析】因为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所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该实验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B。
10.
B
【解析】对于同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是不变的,所以回音壁并不能改变人的音调,故A错误;
回声壁是能让人听到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B符合题意;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但是回声是声音的反射产生的,与上述现象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声音确实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但它不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11.
信息;能量。
【解析】一、声可以传递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状况;雷声预示着可能下雨。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空气加湿器;超声波碎石。
12.
分贝();增大
【解析】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表示,所以该设备上显示数字的单位用分贝()表示;
一辆大卡车经过时,声音变大,所以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
13.
音调;慢
14.
振动;空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5.
增大;增大;人耳到声源的距离
16.
【解析】圆形凹坑的半径为
;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17.
声源;传播过程;人耳
18.
相隔并不远的两个人谈话交流时,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无法及时交流,造成很大的不便;
超声波测速仪将不能正常工作
第三部分
19.
()植树、种草;()设置隔音板或墙;()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等;()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较小的机器。
20.
本题为长期实践题,建议与学校其他实践活动相整合进行,成果以小论文或
形式交流展示,评价重在学生的参与过程。本题应在这一节的第
课时布置。
21.
杯内的水越少,音调越高
第四部分
22.
(1)
【解析】电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2)
【解析】由

狮子山站到新区公园站,两站之间的轨道长度:

23.
【解析】司机第一次鸣笛时,由
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
,则:;
解得:;
司机第二次鸣笛时,由
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
,则:;
解得:;
两次鸣笛汽车相距:;
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
答:司机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为

24.
好了;
【解析】运动员成绩与实际成绩相比更好了,实际成绩是
秒。,所以

第6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