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9 07: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下列关于本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将肉汤中的微生物杀死
B.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
C.这个实验的变量是玻璃管的类型
D.实验结论是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B.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C.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4.以下现象揭示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A.种子长成幼苗
B.蝌蚪变成青蛙
C.毛毛虫羽化成蝶
D.种瓜得瓜
5.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捕食
B.互惠互利
C.合作
D.种内斗争
6.农田里大豆根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的氮气为大豆提供氮肥,大豆能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大豆和根瘤菌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竞争
D.捕食
7.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温度应控制在37℃
B.本实验设置了对照试验
C.滴加碘液后,原来加清水的试管颜色变蓝,原先加唾液的试管不变蓝
D.实验结果说明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牛吃草
B.蝌蚪长成青蛙
C.北风吹,雁南飞
D.水结成冰
9.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以下四种取样方法,正确的是
A.从大花生中选取30粒较大的,从小花生中选取30粒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选取1粒较大的,从小花生中选取1粒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一粒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至少10粒
10.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1.为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只需再略微转动(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12.若将绿藻甲、乙、丙、丁四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草盛豆苗稀”
C.“春来江水绿如蓝”
D.“秋风扫落叶”
1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物课本
B.电脑病毒
C.煮熟的鱼
D.蘑菇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16.为了给身体提供能量,医生在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给病人点滴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
17.玻片标本上的“上”字,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上
B.十
C.下
D.
18.极地狐的耳朵比沙漠狐的小,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食物
B.水分
C.阳光
D.温度
19.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下列操作不能做的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20.在科学实验中,为减小误差,实验数据的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任意值
21.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组(

A.有光和无光
B.温度和水分
C.0℃和25℃
D.有空气和无空气
22.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树木冬天落叶是对寒冷环境不适应的表现
D.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23.观察种子结构时,不需要的材料器具是(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镊子
D.解剖刀
24.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汽车
B.向日葵
C.钟乳石
D.热气球
25.试验田中的杂交水稻成为冬季大棚中的明星,它是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才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下列科学家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海尔蒙特
B.恩吉尔曼
C.普里斯特利
D.袁隆平
二、连线题
26.
三、综合题
27.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是___;Y生物与蝗虫之间存在___和___关系。
(2)若此草原生态系统受到某有毒物质的污染,则该食物网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
28.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故“红杏出墙”
属于生物的______。
(2)“红杏出墙”是为了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同时也为墙外平添亮丽的风景,这反映了生物_____________特性。
(3)“红杏出墙”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表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4)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表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9.王梅同学观察到,到了夏天,馒头、面包上很容易长出霉菌,霉菌生长的环境是什么样呢?有同学认为它的生长和湿度有关,你也有同样的疑惑吗?学校实验室为大家提供了:新鲜的馒头、透明塑料袋、放大镜、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请你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3)根据问题设计方案:取一块新鲜的馒头,切成均等的两半。将其中一块馒头烤干,另一块保持湿润,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包装,放在室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4)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5)根据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A
6.B
7.D
8.D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5.A
16.B
17.D
18.D
19.B
20.A
21.A
22.D
23.A
24.B
25.D
26.
27.4草捕食竞争W
28.
应激性
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遗传
生长、发育和生殖
29.霉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霉菌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未经烤干的馒头首先长出霉菌
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