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9 08: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
D.召开中共七大
2.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3.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4.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5.《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就正式对日宣战
B.日本对自身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认真反省
C.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
D.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6.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长沙会战
7.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其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没?(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9.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0.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11.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12.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3.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4.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1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6.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7.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8.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19.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0.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21.如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
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2.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土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23.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一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4.自古以来,达州儿女都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活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军这次寻衅的结果?(

A.“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沈阳城”
B.“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25.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6.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战斗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7.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28.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29.阅读旧报纸可以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右图《申报》所登载的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

A.民族企业集中在轻工业
B.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C.国产香烟质量远高于洋烟
D.欧洲列强放弃了经济掠夺
30.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1.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二、非选择题
32.(2分)观察下图:
(1)请在答题卡图中的方框内写出中华民国陪都的名称。(1分)
(2)观察“人民抗日战争”的图例,据图指出亚洲人民抗日战争的特点。(1分)
33.(7分)阅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健的领导核心。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1月第34次印刷
材料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英国的援华物资通过陆路、海路和航空运到中国,支援了中国的抗战。为此,美国的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论材料三中美国学者的观点。(3分)
34.(11分)学习历史就是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马鞍山保卫战】1942年11月9日,1000多名日伪军在“扫荡”沂蒙山根据地后,得悉淄川东南部的马鞍山藏有八路军干部和大量弹药,便向马鞍山发起攻击。
在此养伤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八路军某部副团长王凤麟率领干部、战士、伤病员及抗属40余人,凭险据守,他们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枝枪阻击敌人,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
翌日,敌人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运来日伪军3000余人和大量弹药,还加派飞机助战,加强了攻山力量。日伪军轮番冲锋,狂轰滥炸。守山人员英勇奋战,誓死坚守。战至黄昏,王凤麟及山东军区干部于平、李成仕、谭克平等30余人壮烈牺牲;益都县参议长冯旭臣一家6口同时遇难;仅有少数几人跳崖后脱险。
敌人占领了马鞍山,但却被击毙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伤残更多,而且夺得的也只是一座空山。马鞍山保卫战在山东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据淄博市情网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马鞍山保卫战发生的原因。(4分)
(2)中国抗日战争具有以下特点,试用材料中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5分。每一特点列出一项具体史实说明;每一具体史实只能使用一次)
序号
特点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1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2
敌后战场是重要的抗日战场
3
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坚持抗战
4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5
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3)马鞍山保卫战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2分。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
1-10:ADBCC
BDDDB
11-20:CAAAC
AADCD
21-30:DACAB
DADBB
31.C
32.
(1)陪都:重庆。(1分)(2)特点:抗日国家多,范围广。(1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在总分不得超过1分。)
33.
(1)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欧洲、亚洲太平洋等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胜利的有力支援;国际支持和援助。(4分。每点1分,任意4点即可)
(2)美国学者强调国际物资援助和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1分)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1分)国际援助改善了中国抗日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是促使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1分)
34.
(1)原因:日军侵入中国,“扫荡”沂蒙山等根据地;日伪军得悉马鞍山藏有八路军人员和物资,前去攻击。驻守马鞍山的八路军奋起抵抗。(4分)(2)(每项史实1分,共5分,史实不得重复使用)
序号
特点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1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八路军建立、坚守马鞍山根据地;副团长王风麟指挥战斗。
2
敌后战场是重要的抗日战场
马鞍山远离淄川、博山、张店、莱芜等城市;马鞍山保卫战在山东抗战史上影响较大。
3
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坚持抗战
日伪兵力达4000余人,弹药充足,有飞机助战;八路军仅有40余人,用手榴弹、石头和步枪阻击敌人。
4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击毙日军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消灭了其有生力量。
5
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王风麟等30余人壮烈牺牲(或益都县参谋长冯旭臣一家6口同时遇难)
(3)民族精神: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奋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等。(两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也可得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