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北京
南京
广州
台湾
太原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一)革命洪流
势不可当
孙中山先生曾对山西起义这样评价:“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
太原
南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大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
参议院
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五色旗国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晚清时期
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近代史
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7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方法:
1912+7-1=1918
民国时期
(1912.1---1949)
(二)洪流之下
暗流涌动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革命趋势?
创建政党
各地起义
武昌起义
建立民国
8小时
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
41天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
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
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
123天
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
阵营一
清政府
【现状一】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绿营兵清中叶以后战斗力日益衰弱。清灭亡前夕,全国编练新军14个镇20万人,最精锐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8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六镇军队是袁世凯一手训练提拔的,各级文官武将都是他的亲信部队。无论人员素质、规模、装备训练都优于其它各地新军。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现状二】袁世凯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力倡立宪的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这种形象、名声、历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影响人心。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袁世凯
阵营二
革命军
【现状一】南方各省都独立了,革命军的数量绝对大大超过北方的北洋军。但这些民军各占一摊,互相厮杀,每个摊上胡作非为,军队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现状二】在南方独立各省政权中,革命党所占的份额并不大,能真正算得上革命党据点的地方广东算一个,但广东的两个都督其实都控制不了这里的军民。湖南算一个,但都督被杀掉了。
---《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现状三】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之后,财政依然是巨大问题。张謇替临时政府算过一笔账,估计每年财政将短缺八千万两之巨。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胡汉民在自传中记载,一次安徽军情告急索粮饷,孙中山朱笔一批拨20万,胡汉民持手批去财政部,发现国库只有银元10枚。
孙中山
阵营三
帝国主义
【现状】英、美、德、日各国军舰驶进长江,耀武扬威,俄国军队集结于我东北北部,日本军队在我国东北南部、内蒙东部蠢蠢欲动……
?
『情境体验』
请你回到一百多年前那个错综复杂的时局,选择一个角色,在那时那地你会如何选择?说出你的理由。
(三)妥协斗争
还原历史
【史实一】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史实二】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它的权力并不能推行于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省区。许多同盟会会员蜕化变质,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号令。
【史实三】帝国主义不仅在整个议和过程中为袁世凯密谋策划,而且公开告诉革命党人,只有让袁世凯当选大总统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1911年革命发生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接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对革命派边打边谈:
1.南北议和谈判
2.武力进攻,占领汉口、汉阳。
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两点:1.清帝退位
2.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颁诏退位,260多年清朝结束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在南京就职
“不论我将成为全中国名义上的元首,还是……这都无关紧要。我已经做了我的工作,中国,……建立了共和政体。它将跻身于世界上文明和爱好自由国家的行列。”
-----孙中山:《我的回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和权……
第三、四、六章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享有行政权;司法独立。中华民国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第五章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限制袁世凯独裁
封建王朝
君主专制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封建等级制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西方国家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
国王权利受限制(责任内阁制)
美国
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
总统共和制
法国
1875年宪法
总统受内阁部长制约
(责任内阁制)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肯定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四)民主革命
前仆后继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是成功的。”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是失败的。"
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
政治
保障人权
经济
鼓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社会生活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老爷””大人“等称谓,废止跪拜。男子剪除发辫,女子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
教育
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观念、社会生活
习俗发生改变
推进民主法律进程
鲁迅《阿Q正传》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航船的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老舍《茶馆》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李三:哼!皇上没了,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打个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我的小辫子,万一把皇上改过来呢?
革命的不彻底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英国
1640-1688(48年)法国
1789-1875(86年)
美国
1775-1865(90年)德国
1848-1871(23年)
日本
1868-1889(21年)俄国
1861-1917(56年)
毛泽东:“现在的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外,都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康有为
鲁迅
曾国藩
李大钊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