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双休日作业(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双休日作业(二)(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24 14: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双休日作业(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一定不省力的是:( )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杠杆.
3、使用滑轮组时,拉起重物所用力大小决定于:( )
A.定滑轮的个数; B.动滑轮的个数;
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 D.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条数. 
4、用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5、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6、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 )
A、1∶2 ; B、1∶1 ; C、2∶1 ; D、3∶1.
7、用一个重10N的动滑轮来提升50N的物体,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 )
A、可能是35N B、正好是30N C、正好是25N D、可能是20N
8. 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
9.如图12—9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0.如图12—10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11、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5段绳子承担,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共重20N。若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100N,则被提升的重力为( )
A.400N. B.480N. C.500N. D.520N.
二、填空与作图(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题每题3分,共37分)
1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13.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14、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的物体;而以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的物体。
15、如图甲和乙中,都各有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请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l)在图甲中画绕线,使得绳端往下拉时,重物往上升。它将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
(2)在图乙中画绕线,使得绳端向上拉时,重物往上升。它将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
(3)若每段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0N,每个滑轮重20N,现有400N的物体,则应
选择 方式提升。
16、如图,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
17、小强想把一货物吊到楼上去,已知货物重1000 N,小强最大的拉力为300 N,如果使用滑轮组,至少需要几个滑轮?如何装配?请在上图方框中个作出滑轮绕线图
18.如图所示,杠杆的B端挂一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与计算(19,20题每空2分,21,22题每题8分,24题7分,共41分)
19、如图13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 (说明分析或计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一个即可)

20、在图13—2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
F1= N F2= N F3= N F4= N
21、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5m,工人所用的力为600N,则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N?绳子自由端上升多少m?(不计摩擦)
22. 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求:(1)拉力F;
(2)10s后绳子移动的距离
2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15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800N,中心在A点,当车水平平衡时,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为多少N?(7分)
图12—9
图15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