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课件第1课时(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课件第1课时(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31 13:57:23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2012)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1、在地图上描述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3、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学习目标
日本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隔海相望的国家
一、东亚岛国
30°N~46°N
130°E~150°E
俄罗斯、中国、
朝鲜、韩国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北部
46°N
30°N
130°E
150°E
2、领土组成
朝鲜海峡
1、
将左图中找到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津轻海峡、濑(lài)户内海、朝鲜海峡、东海。
北海道


四国
九州
濑户内海
津轻海峡
东海
回答:2、领土由_____
岛、
_____
岛、_____
岛、_____
岛等四大岛屿以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1
2
3
A
B
C
D
a
b
c
d
4
太平洋
日本海
东海
峡海鲜朝
北海道



四国岛
九州岛
韩国
朝鲜
中国
俄罗斯
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练习
二、多山的地形
1.找到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读图讨论:
2、日本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很少。判断依据是图例中不同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200米以上。200米以下的狭小的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
富士山
关东平原
二、多山的地形
日本地形
多_____
少______,
最高山
是______山,
最大的平原


日本山地和丘陵占全国的
山地丘陵
平原
富士
关东平原
地形剖面图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关东平原
富士山
剖面线
北纬36度
3/4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3/4,山上什么资源特别丰富?
丰富的森林资源
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
火山






关东大地震
阪神大地震
日本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本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太 平 洋
日本海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火山爆发
日本
探究: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京
北京
回答:1、日本有哪两种气候类型?
对比: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1、日本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东京冬季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降水量比北京多,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城市
最冷月(1月)均温
最热月(7月)均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4.7℃
26.1℃
636毫米
探究:为什么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日本海

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太平洋
探究:2、日本气候南北差异:
1、日本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的原因是什么吗?
2、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南北差异大?
5月10日
3月20日
1、气候的南北差异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
46°N
30°N
2、日本地处中纬度,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所以气候的南北差异大。
1、日本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东京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量比多,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3、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大。
小结
日本气候特征
[思考]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的原因。
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因此河流短小;地形多山地和丘陵,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流湍急。
四、日本的河流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课堂小结
日本(一)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特征明显
——多山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板块位置(板块交界)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日本
东亚岛国太平边,海岸曲折多港湾;隔海相望有四国,中俄韩国与朝鲜;
北海道岛在东北,本州四国九州全;
地形崎岖多高山,火山密布地震繁;
关东平原数最大,富士山高樱花艳;季风气候海洋性,梅雨季节雨绵绵。
一、选择题
1.
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
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3.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
A
D
B
4.
分别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5.
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A
6.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7.日本的国花是(

A.牡丹
B.樱花
C.菊花
D.梅花
8.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A
B
B
二、读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海洋:⑤
_______

_______
最大的岛是_______
最大的平原_______

最高的山是_______

它是一座_______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日本海
太平洋
本州
关东平原
富士山
活火山
岛:①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谢谢大家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一、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某个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都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独立用图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一些。很大程度上学生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老师在各个环节要尽力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来启发他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读图、识图--析图、总结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利用地图、资料、辅助图片、投影、录像、电脑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各个环节中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先动手、后思考,逐步向先想象再动手过度。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其维持的时间较短,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来成为他们新的兴奋点,他们就会失去开始的开始时的激情。要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知识讲解,强化能力培养,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形成自我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
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受兴趣的影响较明显,喜欢研究发现新事物,而且已具备了多种搜集地理资料的能力和制作简单课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演示自制课件的环节,满足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教材分析:
1、编者思路:
(1)教材前后联系: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1)教学方法: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利用学生对日本的熟悉,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成功的。
C、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2)教学手段:
本课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融声、形、色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增加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真实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愉快中接受。
五、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2、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学习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A、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B、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学会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分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这是你认识的一个地方???
曾经侵略过我国????
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被誉为“樱花之国”,这是哪儿?你是不是想更深入地了解日本?
新授:
启发学生:通过前面对《亚洲》的学习你是否已经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由学生说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提问:自然和人文环境又从哪些要素入手?
提示学生:《日本》是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学习分国地理可以借鉴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因此让我们首先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1、合作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1、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2、读图“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日本的地形”和“亚洲地理分区”,请学生提取有关日本的位置特点的信息。??认识到日本是个岛国3、分析:日本与英国比那个大?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1、回想《亚洲》、《北美洲》是如何描述位置的?2、教师帮助整理:【1】在世界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2】海陆位置:东濒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进一步引导提问:日本几面临海?【3】纬度位置:
30°N~45°N,为北温带3、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明确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和大洲一样要从三方面入手,从而学会分析位置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掌握国与国横向比较的方法。
?2、探究日本的领土组成。?
1、日本是个岛国,读图7.2找出四大岛填在空白图上。2、找学生操作电脑演示日本领土组成的四大岛。3、合作分析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的影响一致认为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等十分有利4、学生读书找出日本的面积和人口,计算人口密度(329人/平方千米),并与俄罗斯比较,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结论。
1、教师巡回检查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2、?
教师及时给予赞美?3、引导学生观察轮廓图,认识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特点。教师补充:日本有强大的海洋捕捞船队,捕鱼量一直居世界首位日本人喜欢吃鱼,尤其喜欢吃生鱼片。4、提供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数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填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理解经济的特点有自然环境的烙印,通过比较,日本地域狭小的特点一目了然,为资源贫乏作铺垫?
过渡
在这一片狭小的地域上地形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二:1、日本的地形特点;???
1、读图“日本的地形”,对照陆高表,说出日本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学生认识到日本地形多山,推测森林资源特别丰富?2、?
故事:一次性筷子?3、学生找到了富士山还发现它是一座火山,补充: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4、观察图中平原的分布特点,请同学找一找最大的平原。
1、教师补充: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3/4,追问学生:日本地形多山,山上什么资源特别丰富?补充:森林覆盖率高达68%2、屏幕显示材料:①一次性筷子②“爱树成癖”3、教师启发:继续观察图看哪儿最高?屏幕显示美丽的富士山,教师补充: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湖泊、山麓樱花盛开,景色迷人4、归纳总结: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而且面积狭小。
学会由因推果,明确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接受情感教育:增强学生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始终由自然地理推出经济地理的特点?举贴近生活的事例提高兴趣
过渡
你听说“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吗?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学生观察日本所在的位置,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容易发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而且能准确地分析原因:在板块交界处;2、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表述防震减灾知识,另外小组讨论解决最后的这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六大板块图,把多火山地震的事实呈现给学生,以证实他们猜测的正确性。2、教师引导:提到火山,人们总是想到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因此在这儿发问学生:“在火山非活动期,能够利用它为人类造福吗?”
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踊跃发言,而且还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过渡
多媒体播放日本布满全国的美丽的樱花盛开的图片,给学生讲“樱花前线”,由樱花次第开放的原因引出气候,然后探究日本的气候特点。
?活动三
日本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何特点???
1、读图“亚洲的气候类型”找出日本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2、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东京冬季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降水量比北京多,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1、教师演示日本气候图??2、教师补充: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都是季风气候,但是二者的气候有明显差异,请同学们看屏幕思考。
???运用列表比较法将难点轻松解决?
过渡
在日本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下发育的河流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四??分析日本的河流特征
读“日本地形图”结合地形和气候等从长度、水流、形状认识日本河流特点
师生总结:地域狭长所以河流短;降水多所以水量大,又流经山地所以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探究地形、气候、河流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河流特点的理解
小结
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领土组成
二、多山的地形
山地丘陵为主
多火山、地震??????????????????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差异
四、日本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