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自我检测1.4 电势能和电势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自我检测1.4 电势能和电势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9 14: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B.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电场强度,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强,则E1>E2,E1>E3,所以选项A、B错误;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是相等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试探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A )
A.EpA=-W,φA=W/q B.EpA=W,φA=-W/q
C.EpA=W,φA=W/q D.EpA=-W,φA=-W/q
解析:由W=-EpA,可得:EpA=-W,由φ=得:φA===.故只有A正确.
3.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3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C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解析:设电场线为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则由轨迹可判定a带正电,b带负电;若电场线为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则a带负电,b带正电,A错.由粒子的偏转轨迹可知电场力对a、b均做正功,动能增加,B、D错;但由电场线的疏密可判定,a受电场力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b正好相反,故选项C正确.
4.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 C )
A.Ea>Eb,φa>φb
B.EaC.Ea>Eb,φa<φb
D.Eaφb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可知:Ea>Eb;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的规律可知:φa<φb,C正确.
5.a和b为电场中的两个点,如果把q=-2×10-8 C的负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4×10-7 J的正功,则该电荷的电势能( C )
A.增加了4×10-7 J B.增加了2×10-8 J
C.减少了4×10-7 J D.减少了8×10-15 J
解析: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而且W=-ΔE,即C选项正确.
6.
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 C )
A.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指向O
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d点的电势小于O点的电势
D.d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电场强度
解析: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可知d点场强方向由O指向d,A错;由O到d合场强方向均沿Od,故d点电势小于O点电势,+q在O点具有的电势能较大,B错、C对;三个点电荷在d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叠加后Ed=2k,O点场强EO=,Ed<EO,D错.
7.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C )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根据题中给出的等势面分布情况可以画出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带负电的粒子受电场力作用将向上偏,做曲线运动,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先做正功,但带电粒子最终又离开电场,所以带电粒子从零势面进入电场最后又到无穷远处,又回到零等势面,所以带电粒子的动能不变,即电场力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8.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解析: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则Eb>Ec,因此A选项错;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φa>φb,因此B选项正确;由力与运动关系可知C选项错;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正电荷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D选项正确.
9.
如图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 )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个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解析: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及等势线的分布可知b、d两点电势相同,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A对,C错.c点电势为0,由a经b到c,电势越来越低,正电荷由a经b到c电势能越来越小,选项B、D对.
10.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BD )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解析:由O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知,场强方向垂直虚线向下,由两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知N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上,M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下,故M粒子带正电、N粒子带负电,A错误.N粒子从O点运动到a点,电场力做正功.M粒子从O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也做正功.因为UaO=UOc,且M、N粒子质量相等,电荷的绝对值相等,由动能定理易知B正确.因O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且N粒子带负电,故N粒子运动中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C错误.O、b两点位于同一等势线上,D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34分)
11.(16分)将带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3×10-5 J,再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2×10-5 J,求: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
(2)若规定A点电势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3)若规定B点电势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答案:(1)1.8×10-5 J (2)3×10-5 J 1.8×10-5 J
(3)-3×10-5 J -1.2×10-5 J
解析:(1)电荷从A到B点的过程电势能增加ΔEp1=3×10-5 J
再从B点移到C点时,电势能减少ΔEp2=1.2×10-5 J
则电荷从A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
ΔE=ΔEp1-ΔEp2=3×10-5 J-1.2×10-5 J=1.8×10-5 J.
(2)若规定A点电势为零,则
EpB=0+ΔEp1=3×10-5 J EpC=0+ΔE=1.8×10-5 J.
(3)若规定B点电势为零,则由A到B过程电势能增加3×10-5 J.
ΔEp1=EpB-EpA
EpA=EpB-ΔEp1=0-3×10-5 J=-3×10-5 J
电荷由B到C时电势能减少ΔEp2=1.2×10-5 J,则
ΔEp2=-(EpC-EpB)=EpB-EpC
EpC=EpB-ΔEp2=0-1.2×10-5 J=-1.2×10-5 J.
12.(18分)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直杆AC与半径为R的圆周交于B、C两点,在圆心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B点为AC的中点,C点位于圆周的最低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套在杆上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点距过C点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3R,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求:
(1)小球滑至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以C点作为参考点(零电势点),试确定A点的电势.
答案:(1) (2)
解析:(1)因为B、C两点电势相等,故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由几何关系可得BC的竖直高度hBC=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解得vC=.
(2)小球从A到C,重力和电场力均做正功,所以由动能定理有mg×3R+W电=
又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得
W电=EpA-EpC=-qφA-(-qφC)
又因为φC=0 可得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