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9 17:36: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评价牧羊人形象。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多种手法的运用。
4.挖掘环保因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学习重点
1.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2.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学法指导
课文篇幅较长,适合默读。多遍默读,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再读重在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三读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文章中一些议论性的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还有一些描摹细致,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文章议论、描写与叙述有机结合的特色。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故事气氛
;②烘托人物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暗示社会环境
;⑤深化作品主题
2.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3.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表达效果: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插叙的类型及其作用。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从内容上看,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
①追叙:追叙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
②补叙:补叙是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③逆叙:逆叙是指插入的一段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
插叙的主要作用有:
①对主要情节补充衬托作用;②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③使文章脉络清晰;④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⑤使情节更加完整;⑥补充说明有关文章具体内容;⑦文章结构避免平铺直叙;⑧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
二、预习任务
1.标段序,边读边画词句。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篇小说。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栋梁(dòng)  干涸(gù)   坍塌(tān)
B.遮拦(zhē)??
呼啸(xiào)??缝隙(féng)
C.溜达(da)???戳坑(chuō)??微薄(báo)
D.酬劳(chóu)??乍看(zhà)??
鲜嫩(n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水渠  流淌  帐蓬  不毛之地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枯,没有水。)
B.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比喻追究底细。)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长毛发的地方。)
D.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散步,闲走。)
4.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二)课文感知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_____
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_______________”,得知“牧羊人”改“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除橡树外还种了“_______”“________”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___________
”,变得“________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课中导读】
【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以“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影响”的形式概括。)
明确:
2.文中的牧羊人都种了哪些树?他又是怎样种植橡树的?
明确:
3.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请同
学们以表格的形式来描述故事的情节发展!(PPT)
4.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
明确:
5.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
6.课文从头至尾都有标志时间的语言,文章除了以时间顺序行文,还有一条怎样的线索呢?(提示:“我”从头至尾除了关注牧羊人,还关注了什么?)
明确:
7.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文中标记)
8.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
【探究学习】
一、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1.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齐读文前“预习”提示二。
2.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明确: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词句。
预设:(可自由圈点勾画,说出理由。)
①“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批注:__________)
③“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批注:_______________)
④“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也能勾画吗?
明确: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明确: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变化
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四个方面圈点勾画。(2分钟)
问题1:“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词句吗?
明确:词:
句子:
问题2: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
问题3: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
请一同学连着读读,再评价其读。
①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②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③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问题: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明确:
问题:第二句要读出什么味来?
明确:
问题: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什么味?
明确:
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高原的惊人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圈点17段的哪一个词?
明确:
三、圈点勾画,探究老人“奇迹”
1.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明确:
2.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圈出一个词来)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画线)
明确:
(1)“一个人”又说明什么?
明确:
(2)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明确:
(3)这句中哪个词可圈,说明他有毅力?
明确:
3.“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齐读)(11段)
(1)从这段话里,你可以圈点什么词?为什么?
明确:
(2)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讨论)
4.再读“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他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10段)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
明确:
5.默读第5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
6.默读第7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
四、圈点勾画,品味好词佳句
1.下面语段中哪两个形容词可圈?可不可以删去?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10段)
明确: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15段)
明确:
五、文章也是“奇迹”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5段)
明确:
(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明确:
2.本文在叙事方面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3.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明确:
4.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的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讨论)
5.在文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牧羊人给废弃的村庄带来的变化,为此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涸的泉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塌的房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牧羊人到山上种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交代属于哪种记叙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种树的原因:
记叙方式:
作用:
【综合把握】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首段和末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个牧羊人的。(齐读)
1.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要圈点勾画哪个词?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
2.比较首尾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3.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
【拓展延伸】
1.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这个人将永驻人们的心中。请给植树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2.结合全文内容,以“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写几句话。
明确:
3.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明确:
【课后导练】
一、赏句写句
1.赏析下面的句子。
⑴“在我眼里,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从修辞角度)
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地埋上土。(从描写角度)

2.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⑴我确实找到了一眼泉,可惜已经干了。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⑵我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二、语段解读
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4.“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6.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评价牧羊人形象。
3.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多种手法的运用。
4.挖掘环保因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学习重点
1.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2.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学法指导
课文篇幅较长,适合默读。多遍默读,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再读重在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三读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文章中一些议论性的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还有一些描摹细致,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文章议论、描写与叙述有机结合的特色。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故事气氛
;②烘托人物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暗示社会环境
;⑤深化作品主题
2.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3.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表达效果: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插叙的类型及其作用。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从内容上看,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
①追叙:追叙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
②补叙:补叙是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③逆叙:逆叙是指插入的一段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
插叙的主要作用有:
①对主要情节补充衬托作用;②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③使文章脉络清晰;④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⑤使情节更加完整;⑥补充说明有关文章具体内容;⑦文章结构避免平铺直叙;⑧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
二、预习任务
1.标段序,边读边画词句。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篇小说。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栋梁(dòng)  干涸(gù)   坍塌(tān)
B.遮拦(zhē)??
呼啸(xiào)??缝隙(féng)
C.溜达(da)???戳坑(chuō)??微薄(báo)
D.酬劳(chóu)??乍看(zhà)??
鲜嫩(n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水渠  流淌  帐蓬  不毛之地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枯,没有水。)
B.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比喻追究底细。)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长毛发的地方。)
D.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散步,闲走。)
4.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二)课文感知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_____
_
_
_
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_____
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
”,得知“牧羊人”改“
”为“
”,除橡树外还种了“
”“
”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
”,变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答案解析:
(一)
1.D 解析
A项,“涸”读音应为“hé”;B项,“缝”读音应为“fènɡ”;C项,“薄”读音应为“bó”。
2.C 解析
A项,“废嘘”的“嘘”应为“墟”;B项,“干躁”的“躁”应为“燥”;D项,“帐蓬”的“蓬”应为“篷”。
3.C 解析
C项,“不毛之地”意思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4.D 解析
D项,句中的“像”表示比较,而非比喻。
5.C.(解析:A项否定有误,删掉“没有”;B项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项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二)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  荒凉  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牧羊 养蜂 山毛榉 白桦  充满生机  富饶
【课中导读】
【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以“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影响”的形式概括。)
明确:植树的牧羊人在荒地坚持种树,让荒原变成绿洲。
2.文中的牧羊人都种了哪些树?他又是怎样种植橡树的?
明确:种的树有:橡树、山毛榉、白桦树;先是认真挑选橡子,然后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一下,最后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在坑里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3.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请同
学们以表格的形式来描述故事的情节发展!(PPT)
4.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坚持,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
5.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6.课文从头至尾都有标志时间的语言,文章除了以时间顺序行文,还有一条怎样的线索呢?(提示:“我”从头至尾除了关注牧羊人,还关注了什么?)
明确: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7.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议论,对“牧羊人”这一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
第二部分(第2—20段):记叙和描写“牧羊人”通过植树,使废墟变为绿洲的伟大壮举。
第三部分(第21段):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8.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
【探究学习】
一、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1.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齐读文前“预习”提示二。
2.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明确:最后一次,两个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圈点勾画出关键性的词句。
预设:(学生可自由圈点勾画,说出理由。)
①“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板书:高原变化)
③“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板书:评价老人)
④“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也能勾画吗?
明确:这句话点明了第三次去高原看到老人的时间时间。也是交代写作思路。(板书:行文思路)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明确:这是能体现老人特征的句子,说明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植树事业。(板书:老人特征)
小结:默读文章,圈点勾画,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注意圈画出显示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的相关语句。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变化
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四个方面圈点勾画。(2分钟)
问题1:“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词句吗?
明确:词:高原荒凉,干涸,遥远,毫无生机,到处是废墟。
句子: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问题2: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问题3: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明确: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请一同学连着读读,再评价其读。
①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②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③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问题: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明确:读慢,高原很荒凉,很让人失望,没有生机。
问题:第二句要读出什么味来?
明确:惊喜。变化太大了,竟然有水了。
问题: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什么味?
明确:震撼感。
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高原的惊人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圈点17段的哪一个词?
明确:对比。“奇迹”。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独自创造的“奇迹”
!(齐读这三句话)
三、圈点勾画,探究老人“奇迹”
1.作者在第17段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能找出文中最能印证“奇迹”的具体描述吗?
明确: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2.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圈出一个词来)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画线)
明确:“毅力”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21段)
(1)“一个人”又说明什么?
明确:要忍受孤独。
(2)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明确:“他一直在种树。”(14段)
(3)这句中哪个词可圈,说明他有毅力?
明确:“一直”。说明很坚持。
3.“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齐读)(11段)
(1)从这段话里,你可以圈点什么词?为什么?
明确:数词。
(2)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讨论)
示例:我认为是他的“坚定”!“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我认为是“自信”“平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4.再读“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他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10段)从这段话里,你们读出来什么?
明确:无私,纯净。
5.默读第5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这是房间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牧羊人严谨,热爱生活。
6.默读第7段,这是什么描写?表明了牧羊人什么?
明确:这是挑橡子种子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牧羊人细心。
……
师生齐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奇迹;只有忍受孤独,才有奇迹;只有自信,才有奇迹;只有严谨,才有奇迹;只有内心纯净,才有奇迹;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有热爱,才有奇迹……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奇迹背后更多的东西。
四、圈点勾画,品味好词佳句
1.下面语段中哪两个形容词可圈?可不可以删去?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10段)
明确:轻轻
仔细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11段)(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15段)
明确: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五、文章也是“奇迹”
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1)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2)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3)对比手法。
(4)插叙的手法。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5段)
明确: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明确: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2.本文在叙事方面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第一人称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我”在文中仅仅只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地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沃土。“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3.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明确: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4.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的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讨论)
示例:不好。过于平淡了。
如果他不走了就体现不出高原的变化。
缺少惊喜了。
5.在文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牧羊人给废弃的村庄带来的变化,为此作者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茂盛的橡树;
(2)干涸的泉眼和“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3)倒塌的房屋和废墟上新建的干净农舍。
作用:这些对比,有力地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
6.牧羊人到山上种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交代属于哪种记叙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种树的原因:他先后失去了儿子和妻子,他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牧羊人认为“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记叙方式:插叙。
作用:表现牧羊人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的性格,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为紧凑。
【综合把握】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首段和末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个牧羊人的。(齐读)
1.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要圈点勾画哪个词?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问自由谈;“难得的好人”作用:总领全文,赞扬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小结:第一自然段,除了能够总领全文,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还能够引发我们读者这么多的思考,我们以后也要学习这种开头的写法。
2.比较首尾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尾两段都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议论和抒情,前后呼应。
3.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拓展延伸】
1.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这个人将永驻人们的心中。请给植树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可留待课下)
2.结合全文内容,以“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写几句话。
明确:
他是一个朴实稳重的人。他是一个热情的人。他是一个细致的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3.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示例一:我们应该学习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分力量。
示例二: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每年种下一棵树,美化校园,美化家乡。
【课后导练】
一、赏句写句
1.赏析下面的句子。
⑴“在我眼里,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从修辞角度)
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地埋上土。(从描写角度)

2.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⑴我确实找到了一眼泉,可惜已经干了。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⑵我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二、语段解读
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4.“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6.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⑵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着我对“牧羊人”敬佩。
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
⑵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
3.“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5.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6.示例: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