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7.24 制作小台灯 课件(16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 7.24 制作小台灯 课件(16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09 16:47:19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4.制作小台灯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电源
导线
开关
用电器
台灯的基本电路图
台灯的设计图
活动准备
灯座
纸杯
电池盒
2节电池
红黑导线
2个螺帽
个垫片
LED

开关


自选材料装饰花边
绝缘胶布










活动准备
需要去掉导线两端的绝缘皮。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LED小台灯-连接灯珠两侧的导线
1、
2、
“+”
“—”
负极
正极
“+”
“—”
两侧导线连接处
缠绝缘胶布
取出红黑导线和灯珠,按照灯珠两侧金属片上的标识,“+”正极接红线、“-”负
极接黑线,再分
别将两侧灯珠和导线的连接处用绝缘胶布包裹绝缘。
活动过程
1、取出灯罩,将底部中间用小刀割个小十字,再用铅笔或灯杆轻轻的将十字钻成圆孔。
2、取出两个垫片、一个螺帽和灯杆,将灯杆一端先放一个垫片、再放灯罩、另一个垫片、最后放
螺帽拧紧,把灯罩固定在灯杆上。
LED小台灯-组装灯罩与灯杆
1、
2、
3、
4、
5、
活动过程
取出接制作好的灯线组和灯杆组,将灯线组的两根导线拉直并将导线的金属线部分对齐拧在一起,再把金属线折回与红黑导线拧在一起,把灯线组穿灯杆组中。
LED小台灯-灯杆与灯线的组合
金属线拧在一起
金属线折回与导线拧在一起
2、
3、
4、
5、
灯线拉直
灯杆拉直
1、
活动过程
LED小台灯-开关、灯杆与底座连接
1、取开关底座盖,将开关放入底盖的长方形孔中压紧。
2、取出灯杆组和一个螺帽,将灯杆从底盖的圆形孔插入,用螺帽将其固定在底盖上。
1、
2、
3、
4、
活动过程
LED小台灯-线路连接
1、
两根黑线相连接
红线分别连接开关
2、
3、
1、将灯杆中的红线和电池盒上的红线分别连接开关下端的两个金属片拧紧。
2、将灯杆中的黑线和电池盒上的黑线相连接。
3、用绝缘胶布,分别将开关两端的金属片和红色导线连接处及黑色导线的连接处包裹绝缘。
4、再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
活动过程
LED小台灯就完成了。
我可是同学们的
好帮手呀!
活动过程
让我们试试小台灯亮不亮?
活动过程
1.合上开关,如果不亮,要查找线路连接是否出错误。
2.确定电路正常,把所有导线连接处用绝缘胶带密封。
3.试一试小台灯安放是否稳固。
4.观察灯光照射位置是否合适。
活动过程
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
包装一下吧!
让小台灯变得更精美。
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拓展活动24.《制作小台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制作小台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技术与生活》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是上一节课《设计小台灯》的延续,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提出活动指向:“怎样制作小台灯?”借助问题引发学生对上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回顾,并思索需要的工具。让学生意识到动手制作前需要先设计规划,动手之前先动脑;第二部分制作、检测与调试、改进与完善小台灯,引领学生在设计的基础上制作完成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方法经历多次调试,然后改善小灯泡,并体会和感悟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第三部分“展示我们的创意小台灯”,
让学生对小台灯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和再创新,引领学生对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继续拓展思维,设计有创意的小台灯,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个别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非常强,但也有一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欠缺,所以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弱的同学,一起完成小台灯的制作。同时培养学生乐意与他人分享合作的习惯,养成团队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会利用小刀、绝缘胶带等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完成小台灯。
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工具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人类可以利用工具和科技产品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重

点】
1.能正确使用工具成功制作小台灯。
2.能感受到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器材准备】
制作小台灯所用的材料和工具:纸杯,支架,金属盒,开关,导线,LED灯泡,电池盒,2节电池,2个垫片,2个螺母,绝缘胶带,装饰花边,小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需求
导入新课:
【出示PPT2、PPT3】教师抛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确定了小台灯的设计方案,今天我们来制作小台灯。(教师板书:制作小台灯)开门见山引出课题。接着提问:怎样制作小台灯?有没有同学想补充?
教师:要根据我们的设计图来制作,根据设计图,你觉得应该分几步来完成你的制作呢?每一步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引发学生思考制作步骤,并集体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在这些制作步骤中都需要什么工具呢?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回顾设计方案,使知识相互贯穿,承上启下;直抒题意,引导学生对小台灯制作步骤和所需工具进行思考,为下一步顺利制作小台灯奠定基础。】
二、设计与制作
1.制作小台灯。
(1)准备材料和工具。
【出示PPT4、PPT5】提出要求:通过交流,我们初步确定了我们的制作步骤。现在就请同学们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好,摆放整齐。
教师展示材料和工具:纸杯,支架,金属盒,开关,导线,LED灯泡,电池盒,2节电池,2个垫片,2个螺母,绝缘胶带,装饰花边,小刀,铅笔。
教师提问:谁知道这些材料的作用是什么呢?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小组内积极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小刀可以切割;铅笔可以钻出圆孔;金属盒可以做小台灯的底座;纸杯做小台灯的灯罩;绝缘胶带可以用来密封导线接线处。
教师板书,画出装置简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养成制作前先准备和了解材料和工具的习惯;通过对工具和材料用处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各部分与功能相联系的能力。】
(2)制作小台灯。
【出示PPT6-PPT11】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同学们,老师将刚才大家制定的制作步骤进行了汇总,并有几个细节处需要大家认真观察:1.纸杯开孔时,可以用小刀先划一个小十字,再用铅笔或支架轻轻的钻成圆孔;2.LED灯有正负极,红色导线接正极,黑色导线接负极。3.需要去掉导线两端的绝缘片再连接,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找生回答)对了,因为导线内的金属丝导电,要让金属丝和LED灯的正负极连接。4.导线穿过台灯支架时要将两个导线另一端拧在一起并折回来,将灯杆捋直了,再将线一点一点的传进去,切记操之过急。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内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2)掌握小刀的正确使用方法,不能用小刀嬉戏打闹,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按步骤制作小台灯。
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参与到其中,适时指导。教师要不断地巡视,及时给学生的操作以规范和提示,确保学生的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工具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检测与调试小台灯。
【出示PPT12】教师: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制作。
【出示PPT1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做的小台灯亮不亮呢?
下面请同学们先检查一遍电路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请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看看灯是否能亮。
【出示PPT14】教师表扬成功的小组,也要肯定灯不亮的小组,并一起寻找问题并做相应修改。同时提示大家把所有导线连接处用绝缘胶带密封。
教师向大家介绍台灯的光学性能要求。
教师:同学们,根据这些知识,你觉得应该怎样调整我们的台灯,使它及稳固,光照位置又合适?动手试试。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在制作完成后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的习惯,提高规范操作能力。】
3.改进和完善小台灯。
【出示PPT15】教师:同学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已经成功的制作除了一个小台灯,但这个小台灯只能叫小台灯,只是在功能上实现了我们的设计。而一件作品,还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包装。现在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
引导学生从美观、产品名称、产品说明等方面进行包装。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思路很活跃,动手能力很强。回顾我们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你都经历了哪些步骤?
学生积极回答,互相补充和改正。
教师小结:其实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一次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就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在制作完成后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的习惯,提高规范操作能力。】
三、拓展与创新
教师组织各组之间进行互评,并针对有特点的有创意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讲解。
【出示PPT16】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成功的制作了小台灯,还知道了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通过展示作品,还看到了很多新颖的想法和创意。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创意小台灯(出示图片),我们还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创意改进呢?
使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投入到动手制作中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开阔思维,激发学生的再创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