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颗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引导学生在听赏、歌唱的过程中感受教师的不平凡,领悟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懂得珍惜爱并能恰当的表达爱。
能够积极的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中的丰富情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附点以及休止符的准确把握,以及体味和情感的表达。
教材分析:
音乐言情,直入心灵,关注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是音乐课的重要责任。本节课以歌曲《好大一棵树》为平台实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曲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对伟人的敬仰之情。树的形象如同教师的品格一样,积极踏实,坚强奋进,甘于奉献。
歌曲曲调平稳,旋律简洁明快,四个乐句分为两部分,乐句中有重复,大量运用了附点与休止符,将树的坚实、从容、始终向上成长的品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歌曲难度适于初一学生演唱,学生在满怀真情的演唱歌曲时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刚刚告别六年小学生活的初一学生对学校、老师充满了留恋,这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易于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常识,但是分析作品的能力需要逐步提高。这首歌曲简洁清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可以体会出歌曲的创作的魅力,感受到歌曲表达的感情。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会学音乐”。
教学方法:
听赏法、对比分析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欣赏,感受爱的伟大,导入新课《好大一棵树》。
播放MP3《好大一棵树》,学生初步聆听,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树坚毅的品格,然后说出歌曲的名字。
新课
(一)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内容----赞扬树的伟大、坚韧的品格,为人类造福的崇高情怀。这首歌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伟人胡耀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寓意深刻,感动人心。
(二)歌曲创作背景:歌词创作于1989年4月,作词邹友开,作曲伍嘉冀,副歌部分有所改动。该歌最早由歌手张晓梅在中央电视台1990年春节晚会首唱,后经过田震、那英等翻唱流传开来。
(三)学唱歌曲
1、播放《好大一棵树》MP3,学生轻声哼唱。
2、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模唱,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
3、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跟随《好大一棵树》伴奏进行演唱。
全体齐唱。
交流讨论
歌曲运用了大量重复,你觉得起到了什么的效果?
起到强调和赞美的作用。
通过学习,你是如何评价这首歌的?
歌曲为通俗唱法,运用了大量相似的节奏,旋律平缓简单。通过不断演变,此歌通过托物言志抒发了对教师工作的赞美和爱戴。
拓展延伸
1、同学们可知道赞美老师的歌曲还有哪些?
《老师我想你》、《甜甜的秘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总结
《好大一棵树》朴实的旋律,简单的结构,是在告诉我们有一种美叫“简约”,但简约而又不简单,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歌曲之所蕴涵的高贵品格,音乐如此,人亦如此,教师——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用歌声唱出了对老师的爱。这首歌也是唱给我们自己的,它激励我们要坚强、积极向上、胸怀宽广、心中有爱。爱要大声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