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课《推云拨雾离山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锡剧《推云拨雾离山城》唱段,初步了解本土地方戏曲锡剧的基本特点,体会锡剧的独特魅力,激发探索、学习、传承锡剧的兴趣和热情。
2、体验锡剧中南方调的特性以及江南水乡民间戏曲音乐柔和抒情,轻快悦耳的特点,发现锡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2、通过创编唱词和展示、评价,激发学生对锡剧艺术的兴趣,为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播下种子。
教学内容:
1、锡剧《推云拨雾离山城》女生唱腔学习、男生唱腔动作的学习
2、 南方调创编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的方言念白,初步体会锡剧的韵味。
2、唱准一字多音的拖腔、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等节奏。
3、用正确的方言、委婉流转、字正腔圆的唱腔演唱本曲。
4、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锡剧音乐带来的美和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播放锡剧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教室。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用锡白说)
生:······
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开动下脑筋,活跃下思维,欣赏两段旋律,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这两段旋律哪一段表现的是在原地重复同样的动作热闹的劳动场面,哪一段旋律表现的师在逶迤的山路上急匆匆赶路,时而歇一下时而又继续赶路呢。
2、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应该如何来连线呢。(讨论完后:哪位同学试着来说说看)
3、师:那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呢。(播放两段视频)很多同学的音乐感知能力特别敏锐,来为自己鼓鼓掌!
二、过程
1、提出问题:这两个唱段是什么戏曲剧种?它流传在哪个地域?
2、介绍锡剧的发展:锡剧发源于太湖之滨的农村。由流行在苏南地区的民间小调,与当地民众的说唱相结合而形成。1954年定名为锡剧。锡剧主要流传在苏锡常上海一带。
3、介绍锡剧的特点:锡剧的表演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活泼。
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流畅轻快,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
锡剧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 。传统戏《双推磨》《珍珠塔》 等,现代戏:《江姐》《海上女民兵》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现代锡剧 《江姐》中的《推云拨雾离山城》唱段。
4、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段完整的男女对唱《推云拨雾离山城》,感受一下音乐与人物表现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情绪。
5、锡剧有很多的曲调,其中经常用来表现人物心情的喜悦、欢快、激动的称为是南方调。
6、为什么两位人物如此的喜悦呢。两位主人公,女的叫江姐,丈夫彭松涛是华蓥山中队政委。男的叫华为,是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的儿子。当时的国家政局动荡不安,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国共两党的停战协议,江姐是一位地下共产党员,她是《挺进报》的主编,《挺进报》是一份群众性的秘密的宣传刊物,着重报道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评介时局和宣传党的政策法令,是团结、教育广大群众的一种有力的武器
江姐接到上级的指示,让她与华为假扮成姐弟一起去华蓥山。江姐即将于丈夫相聚,华为即将于母亲相会,这段唱腔表达了他们共同喜悦的心情。
7、锡剧演员都有着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样样精湛。今天我们学唱锡剧,同学们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什么?(念)
8、女腔部分(念+唱)学习
(1)出示歌词,学习念白:请同学们用江阴方言自己念一遍,老师用锡剧念白念一遍,对比不一样的词,注上拼音。一句句跟着老师念,尤其注意特别标注的词。
(2)请同学们再完整的念一遍,注意念的时候嘴唇再用力一些,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语速放慢一些,语调温柔些
(3)念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锡剧表演又离不开演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女腔部分的演唱,听听看,你觉得如果让你来学唱,最难学会的是什么。(老师演唱)
(4)拖腔,一字多音,有的拖的短有的拖得长,而且每位演唱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声腔、感觉演唱一些自己特有的小腔,这也是我们学唱这首歌曲的难点,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一起来攻破这个难点!那就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学唱。女生可以声音大一点,男生可以低八度演唱、声音轻一点。
(6)分句教唱
a、间奏、过门—音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各个乐句、乐段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也是任务思想感情的衔接。
b、节奏相同的乐句
c、音的高低走向要清楚
d、相同的音不同的节奏要注意
e、换气的地方要注意
分句教的时候放慢速度,由老师弹钢琴带着唱;连起来唱的时候还是用慢速度跟着老师唱;第二次完整演唱的时候跟着录音的范唱、速度来演唱(女生演唱)
9.男生唱腔部分(念+动作)学习
(1)看到女生唱的这么精彩,我们的男生是不是也按耐不住想来看看我们自己演唱的部分了呢。出示男生歌词,学习念白
(2)学习男生的动作
(3)听范唱男生做动作
10、完整表演(女生唱、男生做)师:接下来请男女生一起来配合着表演,我们来比一比是女生唱的好还是男生做的好!
三、拓展
1、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我们这首南方调的锡剧歌词优几句话?每句话几个字?还有什么特点?押韵
2、请同学思考创编歌词
3、教师创编并演唱
四、小结
2008年6月7日,锡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剧之花也在江阴各个学校绽放,锡剧在孩子的口中唱出了新的韵味!
锦绣江南好风光, 人杰地灵我家乡。 今天我们来相聚, 吴音锡腔来传扬,来传扬!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