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小明利用天平、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
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小明利用天平、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
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空盘平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
小明按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比真实值偏大
D.
小聪按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
C.
D.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用实验室中的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鉴别金戒指的真伪;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测定一大捆铜导线的长度;测定一堆大头针的数目。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A.
B.
C.
D.
某同学比较“测物质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两个实验后,认为所测的物理量相同测量的工具相同需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和
C.
和
D.
、和
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小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天平和砝码、刻度尺
B.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
B.
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雨花石的密度是
D.
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二、实验探究题
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于是她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此时应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处,横梁静止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需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平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总质量是117g;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量筒中冰红茶的体积是_____?;
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是_____g;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冰红茶的密度是_____?。
如果没有量筒,还能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吗?小红重新设计实验,利用天平、水、饮料瓶测量冰红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用天平测出空饮料瓶的质量;
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饮料瓶和水的总质量;
在饮料瓶中装满冰红茶,用天平测出饮料瓶和冰红茶的总质量;
请你根据她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冰红茶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用各物理量的物理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若在第步骤中,冰红茶未装满,会导致冰红茶的密度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某物理兴趣小组需要测量某樱桃酒的密度。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A、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樱桃酒,测出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樱桃酒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简中樱桃酒的体积V。
该小组测量樱桃酒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
经讨论,该小组实验方案存在较大的误差,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时只要把实验顺序变一下即可,请你写出合理的顺序填步骤前的字母序号________。
改进后的计算密度的公式是:用步骤中测量量的符号表示________。
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明想出了一个新方案:?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6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
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16g,则烧杯
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
将水倒出擦干,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
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________。
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写字母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上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_。
若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已知水的密度为;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
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______。
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______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则橙子的密度是______。
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
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小惠同学为了测量高山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1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________,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__g,茶油的密度是_____。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
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4放置
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_________;石块密度为__________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答案和解析
1.A
在测牛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牛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2.A
在测牛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牛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3.D
解:
A、由图甲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酒精的质量,故B错误;
CD、由图丙知,液体的体积为,小聪按实验操作顺序时,液体的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为:;
小明按实验操作顺序测量时,无法测量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无法测量出密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解:A、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这样测量体积后铁块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偏大,造成密度测量偏大,A错误;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B正确;
C、测小砖块密度时,小砖块对水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C错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铅球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后,体积较大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错误;
故选:B。
5.D
根据测密度的原理,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从题目中来看是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直接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
这个步骤,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B不合理;
C.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C不合理;
D.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D合理。
6.C
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实验;
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实验。
综上分析,可以完成的探究有:。故C正确,ABD错误。
7.D
解:
在“测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都是:质量与体积,故正确;
在这两个实验中,都需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并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测量的工具相同,故正确;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为了探究其规律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需要用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实验,故两个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但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故正确;
故选:D。
根据确定“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所测物理量;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并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
多次实验的目的一是得出普遍性的规律,二是为了减小误差。
8.B
A.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但缺少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工具,也就无法求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故B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可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得金属块密度,故D不符合题意。
9.D
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减空量筒质量,正是倒入量筒中醋的质量,所测质量、体积正确,测出的密度不会偏大,故A、C错误;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是不合适的,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正确、B错误。
10.D
解:
A、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则左盘应放花岗石,右盘应放砝码,故A错误;
B、在称量过程中,要靠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错误;
C、由图知,砝码的总质量为25g,游码在3g处,所以雨花石的质量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雨花石的体积为;则雨花石的密度为:,故C错误;
D、雨花石吸水,会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故D正确。
11.D
解: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计算液体的密度。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是不合适的,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
12.?零刻度线?;右;
;
?;
;
?;偏小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此时应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由图丙可知,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
倒入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
冰红茶的密度:
;
饮料瓶中装满水,水的质量,
由可得,
水的体积:,
冰红茶的体积:,
冰红茶的质量,
。
若在第步骤中,冰红茶未装满,测得冰红茶的质量偏小,会导致冰红茶的密度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右;
;
?;
;
?;偏小。
13.;
烧杯中的樱桃酒不能倒干净,所测体积偏小;BCA;
;
;;
该小组测量樱桃酒密度的原理是,即需要测量出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出樱桃酒的密度;
在B步骤中,烧杯中的樱桃酒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樱桃酒的体积会偏小;可以改进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樱桃酒,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樱桃酒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简中樱桃酒的体积V,测出烧杯的质量和剩余樱桃酒的质量为;
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倒出樱桃酒的体积为V,烧杯和剩余樱桃酒的质量为,则倒出樱桃酒的质量为,故樱桃酒的密度为;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6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16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水的体积为;
将水倒出擦干,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则倒入樱桃酒的体积与倒入水的体积相等,即,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樱桃酒的质量为;
樱桃酒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
烧杯中的樱桃酒不能倒干净,所测体积偏小;BCA;
;
;;。
14.;左;;;
仍然准确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图示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右侧,向右偏应该将游码向左调节;
小矿石的质量,体积,
小矿石的密度;
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则水的质量,
由可求得,水的体积,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
则陈醋的质量,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陈醋的体积,
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
。
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即小明所测的密度值仍然准确。
故答案为:;左;;;
仍然准确。
15.分度盘中线处;
;;
偏大;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橙子浸没到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和利用称重法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将实验中的各过程分解、验证,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示天平平衡;
在读取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和读取游码的左边缘;
利用公式可将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出橙子的密度;
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由于橙子上沾有水,则测出的橙子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测得的密度值;
知道橙子的重力G,橙子浸没在液体中称的示数为F,橙子受到的浮力为:;橙子浸没在水中,知道橙子受到的浮力和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橙子的体积;知道橙子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橙子的密度。
解: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示天平平衡;
图中天平的示数为;
橙子的密度;
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由于橙子上沾有水,则测出的橙子的质量偏大,
由可知,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偏大;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橙子浸没到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橙子受到的浮力为:;
,
橙子浸没在水中,
橙子的体积:,
橙子的密度:。
故答案为:分度盘中线处;;;偏大;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橙子浸没到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6.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烧杯中的没有装满水;;
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砝码,游码刻度,共;根据题意,量筒里茶油的质量是:。
由图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
则茶油的密度。
故答案为: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大杯用作溢水杯,大杯中的水未到溢水口,测量排开水的质量偏小;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测出了盛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烧杯中的没有装满水;;。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