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2条橡皮筋
教学过程:
课前心理准备
播放数鸭子的音乐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是小猪的生日,看!它的朋友来啦!猜一猜,来了多少位客人?比10多还是少呢?
生:比10还多
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10还要大的数。(揭示题目:认识11~20的数)全班齐读题目
三: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
看!朋友们还给小猪送来了很多礼物呢!数一数,一共送了多少份礼物?(10份)
师:现在老师要用小棒摆出礼物的数量,一根小棒代替一份礼物,那要准备多少根小棒呢?
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来数!
刚才我们是怎么数的?
生:一根一根地数
师:是的,一根代表一个一。好!我们一个一个地数。(学生数)
一共数了几个一?
生:10个一
我们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这一捆就表示十根,是几个十根呢?
生:一个十
小结:10个一捆起来表示一个十,所以可以说成10个一是一个十。(板书:10个一是一个十)
摆小棒,认识11~19各数。
(1)从10根小棒开始接着往下数,添1根就是(11根)。好!请你摆出11根小棒。
想一想:怎样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快动手摆一摆吧。
(2)(学生操作)
(3)课件显示:学生的摆法
①一根根地摆
②一捆加1根
师:两种摆法都可以,但哪一种摆法能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11根呢?为什么?
生:第一种每个人看时都要一根一根地数,而第二种一捆就是10根,再加1根就是11根了。
师:左边的1捆表示1个几?右边的1根表示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生读)
3、摆小棒,并说说数的组成。
先想一想你喜欢摆十几,摆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小结:在摆小棒时,都是先在左边摆1捆,表示1个十,接着在右边摆在几根,表示几个一。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3、教学“二十”
师:如果在19根的右边再添1根是多少了?(20)请你摆一摆。
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呢?
学生摆
师:先摆19根,添1根。数一数,右边是几个一?
生:有10个一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所以,我们可以把这10根捆起来!举起小捧,现在有几个十了?(2个十)
师:2个十是20。(板书)读作:二十
4、练习
现在你能快速地数出小猪家一共来了多少位客人吗?
生:先圈出10只小动物
师:你很有办法,10只和9只合起来就是19只。如果再加上小猪呢?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生:20只
5、数的顺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20的数,这些数藏在我们的尺子上。13、17、20藏在哪里?谁来顺着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尺子上的数越往后的数就越怎样?
生:尺子上的数越往后就越大。
倒数呢?(学生读)接着全班读
尺子上的数越往前就越怎样?
生:尺子上的数越往前就越小。
谁最大?谁最小?
师: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就能想出很多问题,(考考你,完成课件题)
巩固提升
今天我们和11~20的数交上了朋友,下面我们一起玩爬楼梯的游戏吧!
1、第一关:开火车
2、第二关:数出礼物的数量。
3、第三关:连一连。小动物应该上哪一节车厢呢?
4、第四关:翻书比赛。
师:我们数学书上也有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翻书游戏,我说你做,认真听哦!
请翻到第10页。(一人在讲台前)
翻到第15页。(是往前翻还是往后翻)
最后一次,翻到第20页。
数出10张纸,用手比划一下,看看有厚,20张纸又有多厚呢?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呢?看看这些数在哪里呢?(钟表上、红绿灯、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