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
金戈铁马,实现统一
2
秦皇新政,中央集权
3
文韬武略,巩固统一
秦统一中国
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
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
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
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
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
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
——余光中《秦俑》节选
1
Part
金戈铁马,实现统一
材料一: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战国载记》
材料二:(秦)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吕思勉《中国通史》
探统一之因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魏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
商鞅变法,秦国称雄
3
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挥师灭韩
破赵逼燕
占领魏地
大举伐楚
攻破燕国
吞并齐国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策略:远交近攻
秦灭六国
秦统一之前的战国
公元前221年的秦朝
看图学史
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Part
秦皇新政,中央集权
烦恼一
地位那么高
称呼怎么定
国事那么多
职责怎么分
烦恼二
疆域那么大
地方怎么管
烦恼三
中年嬴政之烦恼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中年嬴政之烦恼】
地位那么高
策略一
烦恼一
称呼怎么定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皇帝制度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年嬴政之烦恼
国事那么多
策略二
烦恼二
职责怎么分
皇帝之下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监察)
丞相
(行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三公”制度
三公
中年嬴政之烦恼
疆域那么大
策略三
烦恼三
地方怎么管
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地方长官的
任职方式
地方与中央
政府的关系
以血缘为基础
按_____划分
诸侯王位世袭
郡县长官由_____任免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拥兵自重
郡县是由______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机构
划分依据
郡县制的影响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中央
地域
皇帝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材料研读
郡县制的影响2: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皇帝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
郡县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研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3
Part
文韬武略,巩固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御史大夫微服私访,到被征服的六国境内去考察各地的风土民情。他会遇到哪些囧事呢?针对这些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解决?
【情境体验-人在囧途】
【情境体验-人在囧途】
第一站:原楚国。御史大夫的车辆才进入原楚国境内就脱轨了。
第二站:原韩国。御史大夫准备找个旅店休息一下,可是旅店老板却以不能识别身份凭证上的文字而拒绝其入住。
第三站:原魏国。御史大夫准备购买特产时圆形方孔钱被拒收。
第四站:原赵国。御史大夫定做了一套长袖衣服,结果拿回来一看
竟然是短袖;买回来一袋水果,结果发现水果缺斤少两。
【合作探究】以上场景反映了秦刚统一时的哪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车轨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问题
措施
影响
车轨不统一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促进交通发展
文化措施: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李斯
(前284—前208)
问题
措施
影响
车轨不统一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经济:统一货币(半两钱)
促进交通发展
促进政令推行
和文化的发展
秦
赵
韩
楚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措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问题
措施
影响
车轨不统一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经济:统一货币(半两钱)
经济:统一度量衡制度
促进交通发展
促进政令推行
和文化的发展
加强经济管理
促进经济交流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铜权
铜量
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制度
问题
措施
影响
车轨不统一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经济:统一货币(半两钱)
经济:统一度量衡制度
促进交通发展
促进政令推行
和文化的发展
加强经济管理
促进经济交流
便利经济发展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灵渠
临洮
辽东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军事措施(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军事措施(2)南开灵渠,统一岭南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秦朝的疆域
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
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
……
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余光中《秦俑》节选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前221年
巩固统一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统
一
文
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
修筑驰道
南开灵渠
统一岭南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秦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本课总结
秦朝已灰飞烟灭,渐行渐远,然而秦朝时期形成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深入人心。此后,统一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中国人民永恒不变的历史追求!
本课总结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
平语近人
谢谢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