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学奕 3(语文a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学奕 3(语文a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08 12: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积累了好多的名言警句,今天老师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富贵不能淫-- ”
“天时不如地利-- ”
“得道者多助-- ”
2.这几句名言都是出自于哪里?(孟子)
3.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篇出自于《孟子》的文言文--《学奕》。
板书课题,“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 初读课文,读通文言文
1. 下面老师来读读这则文言文,你要注意听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字的读音、断句、重音把握)
2. 教师范读课文
3.刚才你用心听了吗?你听出来了吗?老师在给你补充一点:读文言文的时候,语速应该慢一点,那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文言文。自己也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自由练读课文
4. 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从字音、断句、语速等方面评价,可暂时不考虑重音地把握。
三、 品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古人说“书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
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看大意、查字典、和同学商量)
2.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读懂课文,边读边批注自己读懂的字词,标出自己读不懂得地方。然后把不懂得地方与同组交流
自学古文
3. 小组交流
4. 全班交流:
A、交流第一句
a学生汇报第一句的意思
理解“弈秋”
b、他的棋艺如何?从那看出来?理解“通国”“ 善弈”
c、指名读第一句,指导重音把握
B、交流第二句
a、 汇报收获,“诲”什么意思?
b、 其一人如何?(专心致志)怎么专心?“惟弈秋之为听”什么意思?“惟”什么意思?
指名读“其一人……”指导重读“惟”
c、 另一人呢?学生继续汇报。指导“思/援弓濯/而射之”的断句。“弗若”什么意思?
d、 他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C、理解第三句
A“为是其智弗若与?”什么意思?
b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师:何故?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弗若之矣”
四、 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思考: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齐读课文
师:“为是其 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师:何故?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弗若之矣”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生活中你有专心做最后成功,或没有用心而失败的例子吗?
4.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5.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并不是这篇古文的全部内容,他前边还有一句。“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6.你能把这句话修改一下,该成这篇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吗?(专心致志,则得也。)
齐读
7.小结“做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相信只要这样去做,你也一定会成功!”
五、 作业:
文中有个字出现六次,你能找到这个字吗?再读读课文,思考:这几个字意思一样吗?
六、 板书:
学弈
专心致志 则得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