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春天来了》教案
【课 时】: 一课时
【教 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
【教学内容】:
1、赏析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
2、了解民族乐器高胡、扬琴、古筝的音色及特点。
【教材分析】:《采茶灯》是来自福建的一首民歌,旋律采用民族五声调式—羽调式,节奏鲜明简单,情绪欢快跳跃,表现了春天来了采茶姑娘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同样取材于福建民歌〈采茶灯〉,是1956年由雷雨声老师编曲创作的一首高胡和两架古筝合作表演的三重奏。此曲曾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音乐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曲子以各种旋律变奏的手法,在保留乐曲欢乐喜悦的情绪基础上,配合巧妙的配器和多变的复调,生动地表现了山泉流水、鸟语花香、人人歌唱的美好春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春天来了》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欢快喜悦的情趣,喜爱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拟乐器的音色, 并且通过分组体验乐曲的演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喜爱中国民族音乐。
3.知识与技能: 听赏《春天来了》,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乐曲结构做最基本的了解。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乐曲《采茶灯》、《春天来了》的旋律,以及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乐器之间各种丰富多变的配器织体变奏。
【教学重点】:
欣赏并分析乐曲的旋律、结构、情绪及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的旋律,下面老师给你们演唱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画面?
师:弹唱《采茶灯》。
生:听赏,思考。
师生讨论:欢快的,愉悦的,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采茶姑娘们愉快的劳动。
新课教学:
1、铺垫部分:学唱《春天来了》主旋律
⑴学习采茶的简单律动。
⑵跟着录音一起做采茶律动。
⑶视唱《采茶灯》曲谱。
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这段春天的旋律。
①跟琴用啦来模唱旋律
②跟琴加入歌词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这是来自福建的一首民歌。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老师很喜欢,音乐家雷雨声先生也觉得非常好听,他根据这个作品创编了一部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春天来了》A部第一主题赏析
简介作曲家雷雨声:
初听《春天来了》A部第一主题。
思考:乐曲用了哪三种主奏乐器?它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生:欣赏,思考。
师生讨论:用了高胡、扬琴、古筝三种乐器。
⑴介绍高胡:
师:出示课件图片音响。
生:听赏,并模仿高胡音色及演奏动作
⑵介绍扬琴:
师:出示课件图片音响。
生:听赏,并模仿扬琴音色,演奏动作。
⑶介绍古筝:
师:出示课件图片音响。
生:听赏,并模仿古筝音色,演奏动作。
⑷音乐实践(旋律接龙):
将学生分成三组,并用象声词模仿高胡(la),扬琴(dang),古筝(beng)的音色。
3、复听《春天来了》A部第一主题
思考:第一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三种乐器是怎样合作表现的?
师:出示表格
生:听赏,思考。
师生讨论:填写表格
乐器名称
第一次出现
第二次出现
第三次出现
高胡
演奏主旋律
演奏另外一条旋律
演奏另外一条旋律及主旋律的变化
扬琴
伴奏
演奏主旋律
伴奏
古筝
伴奏
伴奏
演奏主旋律
4、再次复听第一主题,模拟乐器的演奏姿势表示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
5、欣赏《春天来了》A部第二主题。
思考:跟第一主题相比,它的速度、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表现了什么场景?
师生讨论:速度缓慢,节奏紧凑,表现了采茶姑娘们愉快的翩翩起舞。
6、聆听第三段音乐。
⑴思考:这段音乐是否熟悉,我们听过吗?
师生讨论总结:重复再现了第一主题。
⑵跟着再现音乐做采茶动作。
7、完整聆听《春天来了》A部。
⑴第一主题加入主奏乐器声势动作。
⑵第二主题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⑶重复再现第一主题时加入采茶律动。
四、《春天来了》B部赏析
过渡语:采茶结束后,采茶姑娘们很辛苦也很劳累,他们接下来会干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乐曲的B部分,请同学们思考B部和A部相比,速度、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适合表现什么情境?
听赏《春天来了》B部
生:听赏
思考:这段音乐与A相比,它的速度、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A部和B部情绪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B部是慢板,节奏舒展,使我们感受到美丽的春景中还带有浪漫的气息。A部是热情洋溢,歌唱春天。B部是优美抒情,赞美春天。
师:你能用你的方式来表现这段旋律吗?
师生讨论:作画、朗诵诗歌等。
2、学生讨论并用自己方式表现音乐。
五、听赏《春天来了》第三部分。
思考:是重复再现了前面的旋律,还是重新发展了新的旋律?
师生小结:重复再现了A部的旋律。
六、《春天来了》曲式结构
七、完整欣赏《春天来了》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复三部曲式的演奏视频,看看三位艺术家的现场演奏,感受春天的旋律!
思考:这三种乐器是怎样形象的描绘春天的景色的?
生:听赏,讨论。
师生讨论总结:这部作品充分发挥了这些乐器特有的音色—明亮、华美。以及擅长于表现欢乐情绪的特点,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八、拓展部分:
小结:春天的旋律这么动听,春天的景色这么美好,我们要怎样爱护春天,保护春天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生讨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新时代公民。
九、总结:同学们,一年之际在于春,诗人咏诵春天,画家描绘春天,歌唱家歌唱春天,这节课通过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不仅感受到了民族乐器之间的合作演奏的无限魅力,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同学们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