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9 21: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 谢新月 课题 《梨园漫步之儿行千里母担忧》
授课时间 学科 音乐 教材 苏少版
授课地点 录播教室 年级 七年级 课时安排 总3节第1节
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1、通过学唱京剧选段《儿行千里母担忧》,使学生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2、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唱、念、做、打,从欣赏体验层面感受京剧的风格韵味,并能用简单的京剧表演动作获得京剧鉴赏之美感。  
3、在丰富多彩的京剧音乐作品中培养_??????_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教师设计的环节、形式和预定的时间) 方法(在这些环节和形式中学生做什么) 媒体设计
(一)设情导入、组织教学? 师播放三首歌曲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这三首歌曲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具有京剧唱腔韵味)
(二)推开京剧之门,探索京剧奥秘
介绍京剧的起源
听赏两个视频片段(从演唱节奏、速度、旋律、情绪展开比较,了解西皮、二黄唱腔的特点)
第一首:京剧《贵妃醉酒》中的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二黄腔)
第二首:京剧《红灯记》中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西皮腔)
总结两种唱腔的特点
辨别西皮、二黄唱腔 
(三)梨园声声唱京剧
1. 身临其境剧场表演《儿行千里母担忧》
学生穿戏服表演唱段
师:同学们,你们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辨别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京剧唱腔?并且听完之后你能复述所听到的任何一句话吗?
京剧唱腔风格特点剖析
语言风格特点
咬字吐字讲究“字正腔圆”
创作手法多样,以拖腔、连音线为主
2.学唱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
(1)感受唱腔的特点(西皮),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大胆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注意,演唱时要用自己的声音充分表现戏曲风格,注意节奏、歌唱气息、咬字吐字等歌唱细节。  
(2)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实践感受并表现京剧选段《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西皮唱腔的艺术魅力。  
(四)大展身手演戏忙
逐个体验京剧中的唱、念、做、打四种表演艺术形式,以情感体验表现国粹文化的博大精深。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今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京剧的博大精深,对于京剧这颗璀璨的明珠,通过今天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将它继续发扬、传承,使它更放异彩!

当堂检测 检测题目 预估结果


主要设问 设计意图
依据知识的重难点提出的最核心设问

关键例题 设计意图

板书设想:(板书分为文科板书和理科两类板书。文科板书突出的是文字间的内在联系。而理科板书最好采用左右两分的二维板书,即,左为写例题,占黑板的三分之二强,右三分一弱作为解例题时采用了哪些定义、性质、概念等,需要明示在右侧)
作业设想 作业题目 设计意图及完成标准


与预设课堂的不同之处及带给你的思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