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调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江南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喜欢中国民族音乐。
2.知识目标:能够记住《紫竹调》的音乐主题,通过对《紫竹调》的欣赏 ,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江南丝竹等知识,增加学生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
3.技能目标:能感受民乐的韵味和魅力,并参与《紫竹调》“加花”技法的创作与表现,发展自身的创造力。
二、重点与难点
1.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
2.“加花”的创作与表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奏:春江花月夜)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里风景优美,令人陶醉 小桥流水 田园春色,古城小镇……跟着老师划着小船去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
对了,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江南”
我们一起用白居易的名句赞美一下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二)、欣赏《紫竹调》
江南不光有秀美的风景还回荡着如绵绵雨丝般的丝竹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其中的一首《紫竹调》揭示课题
1.视唱主题
a.我们来听听它的旋律(边听老师用手掌手指打拍子,强拍手掌 弱拍手心)有没有发现老师刚才怎么打拍子的?学生模仿,几拍子?
b.跟音乐学生再打一次(击掌伴奏)
c.让我们用这种强弱规律来唱这段旋律,谱子带进来(用手划出旋律线)有重点有难点练习(完整练习后再提出不足纠正)
唱一遍注意唱出柔美轻快的特点(出示第一段乐谱)附点八分音符的使用,使前面的音悠长而舒缓,形成了旋律柔美的效果。后面的音符比较紧凑短促,因而造成了轻快活泼的效果。
一二两小节53跳一下,轻快活泼
d.现在拿出我们的打击乐器——两支笔,边唱谱边为主旋律伴奏
2.音乐知识“加花变奏”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段旋律,它与我们刚才唱过的主旋律有什么异同呢?大家先跟老师把原来的旋律唱一遍 再听听这个片段 提示:节奏的疏密关系有没有发生变化?对,节奏变得密集了
再听一遍,看出来了吧,这个片段跟主题曲是不些不同,(出示变奏乐谱),乐谱当中红色的音符都是原来旋律中没有出现的音符,在相同旋律素材的基础上,加了许多音进来,这就是民乐演奏的一种传统技法“加花变奏”,也是江南音乐常用的演奏手法。
你觉加花前和加花后两个旋律你更喜欢哪一个?答案都是肯定的,个人的喜好不一样1.简洁明了2.
加花后的旋律变得更加细腻婉转,更符合江南音乐的特点
3.主奏乐器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紫竹调》的片段,下面我们就完整地欣赏《紫竹调》,聆听时老师给大家分配两个任务:
(1)乐曲中主题重复出现了几次? 每听到一次举手示意一下五次,这是一首加花变奏的乐曲,主题共出现了五次。
(2)有哪些乐器参与了这首乐曲演奏?
(3)每一遍演奏的主奏乐器有什么不同?
大家欣赏的都很认真 ,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用不同的乐器种类来表示每一遍不同的主奏乐器,他们分别是弹拨乐器 乐队合奏 吹管乐器 拉弦乐器(出示PPT)(一个一个的听,得出结论)乐队合奏问演奏形式?
4.乐器分类
二胡 笛子 琵琶 还有其他——扬琴 三弦等
这是我们刚才听到的主要的演奏乐器出示PPT
现在老师把这些乐器分到了三个家庭里,手指三个小组,讨论回答 丝弦乐器家(注意无论是拨弦 拉弦 还是击弦乐器都是你们家的) 竹管乐器家和轻打乐器家,谁来说说,哪些乐器是你的家庭成员?还有这些无家可归的乐器是哪家的呢?
我们来看看对不对?
一起来演奏一下这些乐器(动作模仿)
这些乐器的合奏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江南丝竹。江南丝竹的乐队规模较小可以三五人,也可以七八人,。现在我们来播放视频
5《紫竹调》风格及特点
a.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些乐器组合产生的美妙旋律,思考这四个词中哪两个适合表现《紫竹调》的风格?
粗犷高亢 热情奔放
清新活泼 流畅柔婉
对,这就是江南音乐的特点,江南丝竹乐队就像江南的景色一样,优雅而不华丽,适合室内演奏
b.我们能不能从乐队编制、演奏风格、音乐情趣和曲调风格这几方面来归纳一下江南丝竹的特点呢?
乐队的编制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 演奏风格是粗犷的还是细腻的?音量较小,音质较轻
表现的音乐情趣? 是老师唱谱轻快地感觉,曲调风格
乐队编制 演奏风格 音乐情趣 曲调风格
小(小型) 细(细腻) 轻(轻快) 雅(高雅)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奏风格精细,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音乐特点
6.创编
因为江南丝竹擅用加花变奏的手法,风格细致典雅,柔和婉转,所以它的音程关系多采用度数较小的级进,这也是江南音乐的特点,从我们刚才划出的旋律线也可以看出。老师这儿有一条旋律,我们来对这条旋律进行 “加花”变奏的处理,(下一张PPT)三个组,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老师给了你们民族调式的五个音符12356,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两个音符填到旋律中比较符合江南音乐的特点(在12356几个)音中进行选择(有能力的同学,不要局限于填空,也可以自己创编加花旋律)
一组:6.1 5 3︱? 6.1 5 3 ︱ 二组:2.3 216︱ 1-︱ 三组:3 1 6 5︱? 3.5 6 56︱5-︱加完了以后,然后组成一条旋律唱一唱。
讨论时辅导:我们在创作这样的旋律时,尽量填写他们的相邻的音,前后音程要比较接近,这样才能突出江南音乐细腻委婉的特点。
(2)听一听:(表现)
师:这是我们自己编的曲子,来唱唱看,好不好听。先一组一组分开唱 然后跟着老师连起来唱唱看
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样?我们也成了作曲家了,真是了不起!
7.完整欣赏(播放MP3)
大家注意哦演奏江南丝竹的要求可高了,所有乐器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相互配合,相互交错,我们也来配合一下,我们也来和着《紫竹调》,听到主题变化时
1.听 2.击掌伴奏(笛子) 3.旋律线(琵琶) 4.笔伴奏(二胡) 5.合奏 自选,可以用身体打出强弱(个人自己喜好)随着音乐轻轻晃动
(三)拓展
1.欣赏并演唱沪剧《燕燕做媒》
有一种剧种兴起于上海——沪剧(出示PPT)它柔和、优美,曲调委婉动听,带有江南的水乡情调。
我们来欣赏一首沪剧《燕燕做媒》,听听看,它的旋律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了,我们刚才欣赏的《紫竹调》就是由沪剧的曲调改编的。
我们再来听听这首用上海方言演唱的《紫竹调》, 哪些字的发音跟我们的普通话不一样的?
请学生跟着老师用沪语念念歌词,个别句子拿出来单独唱 注意咬字放松不要太紧
我们也来用上海方言来感受一下 纠正发音再唱一遍
《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
2.悦耳动听的《紫竹调》不仅陶醉了国人,也走向了世界(背景音乐:《紫竹调》)
早在20年前,《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_??±???_,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
前些年,苏格兰的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
2004年 1月30日晚7时30分,中国南京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们,将优美的《紫竹调》带进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江南绵绵的丝竹音乐是勤劳朴实的江南人对世界的馈赠!让我们热爱和传承我们的民族音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