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渴望春天 课型 唱歌课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用明朗和谐而又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唱出对春天的盼望和美好的心情,体会作曲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结合歌曲的演唱,掌握变音记号,理解乐句,乐段,乐曲结构等音乐知识。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2、教学难点:和谐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地合唱部分。
方法 与
策略
体验法、视听法
过程 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
入 一、导入:
1、用科尔文手势练习音阶:
2、听音模唱练习,可以确切说出什么音:
3、视唱练习
A、讲解六八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B、边打拍子边唱歌谱
C、讲解六拍子的指挥图式,并边划六拍子边视唱以上歌谱
D、讲解二拍子的指挥图示,边划拍边视唱
E、比较:哪一种划法更适合此段曲谱
F、用lu哼唱此段旋律
Lu lu lu lu lu lu lu
同学分别跟着老师弹奏的音进行听音模唱。
边划六拍子边视唱以上歌谱
边划二拍子边视唱以上歌谱
分析、对比
提出歌曲中的难点,通过听辨,视唱等活动中分解歌曲的难点。
六拍子指挥图示中强弱感觉不出,内在舞蹈性还是二拍子。
过程 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提出二声部骨干音练习
5、提出合唱部分,学生集体唱二声部歌谱,老师演唱一声部歌谱
学唱一声部歌谱
听辨do与#do,fa与#fa的音色区别。
跟琴用lu哼唱一声部
一声部加入第一段歌词
二部合唱用lv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唱
完整聆听全曲,边听边用手划二拍子或是自己创作律动跟着音乐动起来。
思考:此曲的音乐情绪是怎么的?
2、作品简介
《渴望春天》是一首具有浓郁德奥风格的古典歌曲。歌曲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时的愉悦心情。
歌曲为D大调,八六拍,起伏的旋律具有较强的舞蹈性和律动感。
3、再次聆听作品,分析作品反复与对比的创作手法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的前半部分相同,旋律平稳流畅;第三乐句中使用了#fa和 #do改变了旋律的色彩并伴有轻微的摇曳感;第四乐句为结束乐句,在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并平稳结束。a+a1+b+a2
4、不完全小节: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
跟老师边拍打节奏,边按节奏朗诵以上歌词。
二部合唱,解决难点。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
较弱的班级可以提出高声部骨干音1、3、5、4、2进行引入教学。
用球感受乐句呼吸点时,可以老师和一个同学玩,其他同学用边看边模仿,老师讲解换气点。
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掌握音乐的创作手法。
过程 与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5提出前面所学的二部合唱是歌曲中的第三乐句。并练习第二、三段歌词,合唱。
6、第三次聆听歌曲第一段,用传球游戏体会换气点,解决换气这一难点。
7、完整演唱一声部三段歌词,注意乐句的呼吸点,半打哈气状态,轻声,用耳朵倾听。
8、二部合唱
9、歌曲处理:
思考:此曲用怎样的音色、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表现对春天的期盼和向往?
10、歌曲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
11、莫扎特简介
莫扎特(1756 -1791年)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即跟父亲学习钢琴(羽管键琴),轰动了欧洲乐坛,被誉为“神童”。八岁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部歌剧.它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三十余部,交响曲约五十部,协奏曲五十余部,室内乐二十三部,以及大量的歌曲和宗教乐曲。
三、教学反馈
1.今天所学歌曲曲名____,作曲____
2.#___,b___,
3.不完全小节从__拍或__拍起
4.六八拍强弱规律___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唱《渴望春天》,在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欢乐。这样欢快的音乐让我们很难与最终贫病交加而离开人世的莫扎特联系起来,可就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曾经说过(学生齐读):“生活的苦难压不跨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这应该是他生命的最强音。他短暂的一生不仅留给我们很多惊世佳作,而且教给我们每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最后,让我们在《渴望春天》的音乐中感受作曲家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欢乐。
跟着老师分析作品,了解音乐的创作手法,感受节奏变化带来的情绪转变。 通过小组合作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一起表演,能有效的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评价与
反馈 1.今天所学歌曲曲名____,作曲____
2.#___,b___,
3.不完全小节从__拍或__拍起
4.六八拍强弱规律___
教学
后记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