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9 21: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 脸 谱》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妆容的代表性;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加深学生对脸谱人物的性格的印象,从而更加直观的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重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赏析与导入──京剧的 6’
组织教学:
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开始由我给大家唱首歌。
问:我刚刚唱的和大家平时听的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加入了什么音乐元素)
生:京剧
提问:这不是京剧,但也不是纯粹的歌曲。这种音乐是什么?
答:这是京剧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叫做——京歌。(3‘)
二、活动与体验──学习《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京歌──《唱脸谱》(多媒体投影)。(3‘)
1、谈话:这首歌中,你听出了几段(两段)(歌曲范唱)(10‘)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部分
1) 看谱找出演唱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滑音、倚音、休止)
2) 师范唱第一段,重点强调休止的拍数。
3) 生跟唱,休止部分打拍。
4) 师生讨论:这段旋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这段歌曲?
6)这段歌词中有一个名词叫“四击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京剧中的四击头是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的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也称四记头。京剧里面是用于亮相,一般的主要角色出场或者大将出场。(表演亮相动作)
动作师范,学生模仿。
7)下面我们一起带着亮相的动作把这段完整的演唱一遍。
3、 学唱第二段(10‘)
1) 接下来我们来再学习后面的部分(PPT)
请听音乐找出你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最后一句22拍的换气
2) 单独练习最后一句
3)完整的演唱第二段。
4、师生讨论:
1)这段歌曲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京剧脸谱的颜色和人物)
2)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这段歌曲?(夸张、自豪、富有激情地)
5、请你带着你对这段歌曲的理解,来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6、同学们学会了吗?PPT作品介绍和作者介绍(7)
7、这首歌名叫《唱脸谱》,同学们知道脸谱是什么吗?
脸谱是怎么产生的?脸谱的颜色有哪些?
京剧的行当中用脸谱装扮的是净。净角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大花脸。这两幅图中的花脸可不是同一个类型的。(出示答案)
请观看他们在表演时使用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中的哪些方式?(出示PPT)公布答案。
铜锤花脸又称正净、大花脸、唱工花脸、铜锤和黑头。都是以唱工为主的花脸戏。代表人物:包公和徐延昭等。
架子花脸,范围很广,以工架、念白、表演为主。有时唱、做并重。代表人物:曹操、张飞、李逵、焦赞等。
由于行当不同,正净在生气的时候只能从鼻子里发出“哼恩……”这样类似颤抖的鼻音(内行俗话戏称“狗护食”)
而架子花在生气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打“哇呀呀……”这种细微分别,—般外行是不知道的。正净要是打了“哇呀呀……”的话,那就成为笑话了。
三、反馈与小结──迷你剧场(5‘)
今天我们来演一出戏,也体会一下净角的魅力!
故事背景
学生准备
上台表演
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四、结束课业
同课章节目录